第四百二十七章 孝文改革_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七章 孝文改革

第(2/3)页

应该把那些文章马上毁掉。”

  范缜大笑说:“假如我范缜出卖我的言论去换取官职,我早干到中央政府最高行政长官了,差点也是个副长官,岂只一个立法院主任立法官而已。”

  文人都有倔强的小脾气,而只有这份倔强才配得上一个真正的文人。

  一个合格的国家领袖,当然也要有自己的倔强,有自己的坚持和理想,才能带领国家步入更高的辉煌。

  这就需要统治者足够强势,有足够的能力掌控全局,然后才有机会把自己的想法推广开来。

  像司马衷、司马德宗之流必定是不能达到要求。

  萧道成父子处在开国之初,个人能力也还可以,推行的一些举措符合国民的需求,效果比较显著。

  论起个人能力,北魏的冯太后在整个南北朝时期都是鲜有人能匹敌的。

  在男权的大背景下,冯太后这个“女流之辈”,凭借她高超的政治手段,独揽北魏朝政大权,让一众同行黯然失色。

  冯太后的地位究竟有多尊贵,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说明问题。

  萧齐骁骑将军刘瓒曾作为使节多次出访北魏,因长相标致,谈吐优雅,冯太后一眼便看上了,为表现东道主的热情好客,前后多次与刘瓒共度良宵。

  刘瓒回国后不免炫耀自己的“威风”,而北魏国内更是一直传扬着冯太后的各种事迹,但冯太后显然对此并不在意,随便世人如何评论,丝毫不影响她在国内的统治地位。

  圣人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此言得之。

  学校里面总是有那种玩起来比谁都疯,可是一场考试下来,总能名列前茅的同学,往往让一起玩的“差学生”和默默苦读的“好学生”大跌眼镜直到怀疑人生。冯太后是少有的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同时也清楚自己该做什么的那种人,私生活方面当然是指前者,而由她挂帅在国内开展的种种变革,则是后者。

  著名的孝文改革,前期即是由冯太后一手主持的。

  这一改革并非像学生假期作业那样一次性下发,而更像是每天的课余作业的集合。

  孝文改革的时间节点大致从月9日禁止同姓结婚开始,一直到496年改姓“元”直至彻底汉化为止,前后十余年的改革历程,都赶上萧齐一半国运了,堪称浩大无比。

  后期的迁都、改姓之类的大手笔,在整个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极罕见的,没有哪个种族像拓跋鲜卑那样完完全会地“放下身段”,全盘模仿另一个种族。

  当然这一过程中,其实绝大多部分鲜卑人的内心都是拒绝的,只是被拓跋宏骗了一把,到最后半推半就地顺从而已——正是这种逆势而行的举动,把北魏推向分裂。

  前期的改革就没那么大阻力,而且也算得上是大势所趋。

  单就官员俸禄这件事,北魏从立国以来,官员都是义务打工者,没有任何报酬,显然这是不合理的,也是导致贪污受贿的最直接因素,毕竟不搞点灰色收入,大部分官员真是能饿死。

  484年9月,拓跋宏下诏从次月也就是10月份起,开始实行俸禄制度,每季度发放一次。

  相应的针对贪污受贿的惩治也更严格了,因为以前没有工资,中央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官员们潇洒,但今后有工资了,再有非法收入就不合适了。按照旧有法律,贪污10匹,或假借送礼馈赠等方式贪污20匹,会被处死,新法律的规定是假借送礼馈赠贪污一匹,或公然贪污不管多少,一律处死,由中央委派的钦差官员到各地调查地方首长,专门弹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