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崔浩之死_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一章 崔浩之死

第(1/3)页

  

  拓跋焘北返之时,平城已经风起云涌,太子拓跋晃与宰相崔浩的矛盾终于迎来了最后的爆发。

  因为崔浩功高卓著,且资历深厚,拓跋晃发现自己想要扳倒他,实在不好下手,但也不是说毫无机会,崔浩毕竟不是完人,总有破绽可寻。

  前几年,拓跋焘曾让崔浩兼任皇家图书馆长,和高允一起编写《国记》,并告诫他说:“务从实录。”就是务必要真实,有一说一。

  就是在这件事上,崔浩露出了难得的破绽。

  但凡真实,有时并非完整的事实,拓跋焘虽说“务从实录”,无非是表现自己的豪迈洒脱而已,祖上那么多丑事,岂能全都落实到书本上,让世人传诵?

  拓跋鲜卑从部落时代就开始活跃在历史舞台上,族内许多事都在中原的史册上留有印记,包括一些野蛮人都会办的蠢事,诸如**、杀亲、等等。

  时过境迁,北魏俨然已是一个文明国家,起码明义上是标榜文明的,拓跋焘这个一国之君,岂能让国民发现皇族祖先的荒唐。

  崔浩却以为无所谓,在他看来,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是很平常的事,更能说明拓跋鲜卑的自强不息和励志精神。

  然而拓跋焘的境界到底比不上崔浩,二人的思想观念相差何止一星半点。

  所以当崔浩最终完成《国记》的编纂,并呈请拓跋焘参阅,拓跋焘的反应非常不好,可碍于面子,没有公开指出不满意的地方,而是佯装满意地让崔浩“精益求精”,继续打磨。

  崔浩既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便真的以为受到了皇帝的赞赏,在某些地方描绘得更加详尽透彻。

  再次呈送拓跋焘过目之前,太子党的两个人成功补了一刀,把崔浩这个绝顶聪明的家伙逼向了悬崖的边缘,并最终落入无底的深渊。

  档案初级助理官闵湛、郗标,一直在崔浩身边从事间谍工作,当然是服务于太子。

  崔浩主持编写的《国记》完稿之后,拓跋晃立即就发现了自己等候多年的机会,于是悄悄制定了一个惊人的计划。

  崔浩曾注释《易经》、《论语》、《诗经》、《书经》等古典著作,闵湛、郗标联名上疏说:“过去历朝历代学者的注解,都没有崔司徒的精确深刻,请陛下没收前人所注各书,而只让崔司徒所注的书籍流传,让天下的知识分子学习,并请陛下让崔司徒继续注释《礼记》、《左传》,使后学的人,得到正确的指引。”

  拓跋焘固然没意见,当即批准。

  崔浩最是自负自己的才学,得知此事,大为受用,便也上疏推荐二人,说他们有著书立说的才能,并与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没过多久,闵湛和郗标同时建议崔浩把《国记》刻在石碑上,用以显示作者的正直无私、秉笔直书的精神。

  ('gad2;} h(ex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