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崔浩之死_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一章 崔浩之死

第(2/3)页

){}  崔浩被捧得忘乎所以,竟然同意了这一行动,于是把《国记》刻在石碑上,竖立于平城南郊,就在皇帝祭天神坛的东侧,方一百步,共花费三百万钱才最终完成。

  石碑排列在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人流量巨大,凡是看到的人,无不瞠目结舌、议论纷纷。

  尤其是鲜卑人看到后,大为愤怒,认为崔浩刻意暴露他们祖先的罪恶,破坏国家形象,一鼓脑地上疏请求严惩崔浩。

  拓跋晃大为兴奋,从中好一番煽风点火、添油加醋,把崔浩打造成了全民公敌。

  此时朝野上下尽皆看清了政局的风向变化,崔浩固然是三朝元老,功勋之高,朝中无人可比,但比起太子这颗明日之星,大家立刻就做出了选择。

  于是崔浩瞬间成了孤家寡人,四面八方全都是对他恶意中伤的仇家,且都极具刨根问底之才,除了国史一案,甚至连崔浩年轻时拈花惹草,小时候偷梨窃桃一类的往事也扯了出来,好像崔浩所有的功劳都比不上所犯的错误,简直就是罄竹难书、十恶不赦的大罪人。

  拓跋焘迫于外界压力,另一方面自己也确实比较生气,下令让主管部门侦查处理崔浩和皇家图书馆所有官员的罪状。

  高允是编写《国记》的一员干将,本来难免受到牵连,但他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太子的老师,也即拓跋晃的人,所以命运就和崔浩截然不同。

  崔浩被捕时,拓跋晃特意把高允叫到东宫留宿一夜,躲开了执法机关的调查,并嘱咐他应付皇帝的对策,然后第二天就带他一起到宫里面圣。

  拓跋焘于是得以欣赏到一场别开生面的对口相声,逗哏高允,捧哏拓跋晃。

  见到拓跋焘后,拓跋晃先开口说:“高允小心谨慎,而且地位卑微,一切都不能作主,文章都是崔浩所写,请饶他一命。”

  拓跋焘一脸凝重地转过头问高允:“国书都是崔浩写的?”

  高允胸有成竹地侃侃而谈:“《太祖记》是前任档案官邓渊所写,《先帝记》及《今记》是我和崔浩一同执笔,但崔浩兼职太多,对撰写国书一事,不过总揽大纲而已,至于实际工作,我比崔浩多出两倍。”

  拓跋焘大怒:“高允的罪比崔浩更大,怎么能不死!”

  拓跋晃赶忙解释说:“皇上盛怒之下,高允一个小官惊慌过度,失去条理,我从前曾问过他,他说全是崔浩所作。”

  拓跋焘怒目圆睁,质问高允:“太子的话对不对?”

  高允心里略感慌,但还是故作镇定地回说:“我的罪应该灭族,不敢说谎,太子因我很久以来,都在他身边侍候讲书,怜悯我的遭遇,所以放我一条生路,实际并没有问过我,我也没有说过那种话,不敢胡言乱语。”

  话音落地,气氛变得异常安静,针落可闻,过了好一会儿,拓跋焘叹了口气,对太子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