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群魔乱舞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群魔乱舞

第(2/3)页

(蒙皮可以使用铁皮),降低了整机重量和生产成本,这对于一贯喜欢开战后丢失大片土地把敌人拉进大战略纵深地带然后歼灭的苏联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那样即使电力工业和铝冶炼工业受到重大打击也不至于让苏联造不出飞机。

  苏联人可以把一切工业工厂往后方迁移,可是电厂是其中最难迁移的一种,可以迁移的无非就是火电厂的机器设备,而巨大的固定设施是没有办法挪窝的,至于水电站那就更是想都不用想了——就算你把水轮机拆到了后方,大河呢?水坝呢?没有电力,又哪来的铝材呢?因此可以毫不怀疑的说,La-5战斗机和伊尔-2攻击机是苏联在战争年代最重要的两样空中武器,它们可以用铁皮和木头混合出一个可接受的机体整体比重,虽然性能与铝制机体的同类飞机降低明显——La-5的后继型La-7在机体和动力改良上其实很小,最大的改进就是把材质换回了传统铝材,而伊尔-2和伊尔-10之间的差异也是如此。

  La-5各改型在原本的历史上,4年间一共生产了2~3万架,伊尔-2生产更是超过4万2千架——而他们的后继型La-7和伊尔-10则分别被押后到1944年乃至1945年苏军开始打顺风仗、资源相对阔气起来后才投产,历史总产量只有它们的木制前辈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这也就可以理解,苏联人为什么把更先进的La-5作为敢死炮灰机留下来牵制德国空军,因为它们本就比La-3还要便宜,作战牵制性能也更好一些。短短十几分钟后,这20架La-5战斗机无一幸免,但是他们的死却为同伴主力的逃跑提供了机会。

  得到苏联空军失利、德军装甲部队转入隐蔽防御的消息后,英国空军又组织了一次小规模的高空水平轰炸,用12架美制的B-17G轰炸机对巴尔达斯坎进行了高空水平轰炸,利用英国人对巴尔达斯坎的熟悉(废话,这本来就是他们的地盘),定点清除了一些之前阿三兵溃退的时候来不及炸毁的补给仓库和固定战略设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不过这12架B-17G自然也没能回到出击基地。

  空袭巴尔达斯坎的攻坚作战失利后,英苏军队除了各自调兵遣将聚拢部队,准备对自南北两个方向的德军分别进行正面堵截外(英军堵截南路的巴尔达斯坎,苏军堵截北路的阿什哈巴德),基本上放弃了让空军单独奔袭的低效方式——德国人的空军源源不断地分批保持这两个要害地带的制空权,和德国空军打堂堂正正的制空战役,英苏两军联手都不是其对手。

  伊尔-2也好,B-17G也好,都被收缩到了英苏军队的地面部队控制线之后,作为配合地面部队组织反击的力量保留起来。不过,这里面仍然有一种例外。

  ……

  “鲍伊,你刚才干掉了多少。”

  “不多,也就十几辆德国佬的辎重车,可惜都是返程的空车,什么东西都没装。要是把德国人往北运物资的车队炸一票,那才叫爽呢。上头给我们的任务也是要通过轰炸德军补给车队让隆美尔失去持续冲击的耐力。”

  “嘿!十几辆车还不满足?我们一个中队18架,一共才炸了六七十辆,你小子一个人就占了五分之一了!下次一定不能让你这个楞子冲在第一个了。”

  “你们要是不怕死的话,谁也没拦着你们冲在第一个啊——补给完后,下一波我们再往南面多迂回一些?说不定可以逮到给隆美尔后续运送补给的车队哦,这次的航线要我说还是太保守了。”

  这段聊天,发生在伊朗-阿富汗边境的马什哈德空军基地。马什哈德是伊朗萨珊省得首府,德国人刚刚夺下的巴尔达斯坎也属于萨珊省,位于马什哈德以东将近200公里,因为德国人的空军基地位于西面,所以马什哈德正好是在一巴尔达斯坎为圆心、正对德军控制区反方向上,距离德空军的各处基地都较远,因此还算是英军目前比较安全的前沿空军基地了。

  至于聊天的人,则是英军某“蚊”式轰炸机飞行中队的飞行员们,他们刚刚干了一票后返航,正在基地里等待地勤人员维护飞机补给油料弹药,顺便补个早茶——刚才他们被拖出去出击的时候,正好是英国人的早茶时间。

  “鲍伊,玩赢了一把后胆儿肥了不少嘛?连你都胆子那么大了,中队长没道理不敢的啊。”

  “怕啥,实战告诉我们,德国佬的FW-190A都追不上我们。我们像蚊子一样咬一口就跑,他们只能干瞪眼,我就不信德国人的战斗机多到了能把暴露在我们飞行半径内的三五百公里补给线统统用战斗机保护起来。炸巴尔达斯坎和阿什哈巴德那些固定城市目标是没办法,德国人的战斗机可以蹲点守我们,至于在千里荒漠上,哈哈,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

  一群英军飞行员说笑着喝完了早茶,然后基地指挥官筹备了几个中队的蚊式后,就让机群重新踏上了恶心德国人的后路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