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必然之势_大魏武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16章必然之势

第(2/3)页

行、杂货行,各类行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仅仅在邺城就设立了大大小小一百多个行业总会。除了这种代表资本家的行会,也有工人组织开始陆续出现,比如建筑工会,矿业工会,服务工会。

  各行各业的组织,一旦动员起来,任何一个都可以轻易组织数千上万人,如果魏国建筑行业整体动员起来,恐怕魏国就可以动员三四百万人抗议。其他行会的规模都不会比这次道士抗议小。冉明决定这种事情,朝廷不应该出面解决,反正是道教内部的事务,反正道教内部不和,反而最符合冉明的利益。

  从内阁衙门到皇宫太武殿,事实上要走差不多十来里那么远,当然像王简这种老臣,也有皇宫走马的待遇,只是随着减震马车的出现,魏国只要稍有点家资和身份的,都选择乘坐这种既舒服又轻便的马车。

  当王简的马车行至太武殿外承天门广场上时,正在九名道士正沿上阶梯向太武殿走去,为首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现任教主杨羲。杨羲是句容人,字羲和,幼好学,善书画,自幼小有通灵之能。在历史上他是道教上清派的创始人。

  冉明和葛洪创造道教神仙图,就是为道教信仰的神灵排位,在道教其实各个宗派信仰的神灵也不一样,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则信仰(黄天)黄帝和老子,而天师道则是信仰天师(既张陵)和老子,而葛家道的灵宝派则信奉太乙元君和老子。事实上杨羲虽然也是上清派祖师,不过他却师承葛家道。在冉明和葛洪创立的神仙图中,昊天则是真正的主宰,在人间化身为皇帝,主管众生,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灵宝天尊则是辅佐昊天的三大神仙。

  在冉明的帮助下,原本只占天下三分之一影响的葛家道成了道教正宗,而杨羲也没有了开创上清派的念头,不过总让杨羲闹心的还是因为李弘居然号召益州天师道造反。

  “臣(贫道)参加陛下!”

  冉明似乎在纸上写着什么,他头也没抬的道:“王卿、杨道长稍后,朕马上就好!”

  过了盏茶时间,冉明道:“王卿,是不是内阁拿出了处置成都的方案?”

  王简点点头。

  冉明道:“王简此事是道门内部事物,以朕看来,内阁就不参合了,让杨道长内部处置就可以了!”

  听到冉明这话,王简心里反而松了口气。站在朝廷的立场上,对于成都事件无非是剿或抚,一旦招抚李弘,那么必须得罪杨羲,剿灭李弘,则得罪天师道信徒,无论如何做,事实上都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冉明不让内阁处置,反而把内阁摘除事外,反而是好的办法了!

  王简愉悦的道:“臣遵旨!”

  “去吧,好好享受几天天伦之乐。”冉明道:“上元节过后,朝廷就会忙上一段日子,到时候想休息就是奢望了!”

  “老臣告退!”

  王简告退之后,杨羲看到冉明脸上明显压抑的愤怒,这个时候杨羲惶恐不已。

  虽然继承了葛洪的道教教主之位,杨羲其实和冉明并没有多少私交,偏偏天师道又出现了这样的乱子。

  冉明这时却道“杨教主,你对成都事件,有何看法?如何处置?”

  “贫道听从陛下吩咐!”杨羲略一沉思就答道。

  “你啊,不像是方外之外,反而像官场混了半辈子的老狐狸!”冉明顿了一顿道:“只是这样不好!”

  杨羲非常不安,他可不像葛洪一样熟悉冉明的脾性,在没有摸清冉明真实意图之前,他绝对不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其实,你也不必担心,这是李弘弹劾你的奏折,里面说的事情,有些朕知道,有些朕并不清楚,但是你自己做应该清楚!”冉明道:“朕害怕麻烦,玑在大魏百废待兴,发展国家经济,改善百姓生活水平是首要任务,朕不想为这等俗事分心,杨道长,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杨羲如果此时再不懂那他就白活了。

  其实天师道之事在魏国事实上只是一个小插曲,冉明毫不放在心上。十天之后,杨羲抵达成都,也不知道杨羲与李弘怎么谈了,没有知道这次谈话内容,不过此次之后天师道正式分裂为南北两宗,南宗掌教天师李弘,传教区域长江以南。

  魏国对外用兵,事实上在进入四七九七年之后就几乎停止了,当然作为一个庞大的帝国,魏国在边界上时而不时与笈多帝国和萨珊帝国发生一些小的冲突,但是魏国在占领里海东岸之后,并没有持续西进,而是派出了多个探险队沿着南高加索地区北上。

  至于高原战争,这只是魏国的内政,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