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高俨之死_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二十八章 高俨之死

第(2/3)页



  宇文邕因前线失利,本就不悦,下诏不准,杨素一连三次上疏无果,索性直接冲进宫门喊冤,宇文邕大怒,让侍卫杀了他,杨素声嘶力竭地叫道:“当一个无道昏君的部属,死得其所!”

  宇文邕被他的孝义和胆识打动,追赠杨敷大将军,谥号忠壮,并任命杨素为仪同三司。

  杨素腹中有墨水,胸中有韬略,正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真实写照,宇文邕对他越发喜欢,曾私下告诉他:“好好努力,不愁不富贵。”

  杨素也常与人说:“我害怕富贵追着我来,我自己无心追求富贵。”

  北齐一鼓作气攻下汾州和姚襄城,只有郭荣筑的小城仍屹立不降,但双方都已决定结束此战,各回各家了。

  平原王段韶于本年9月14日病逝,一代名将就这样在历史舞台上谢幕,斛律光和高长恭也即将走完他们的人生。

  北齐政治早已腐烂,军事靠这三个人,勉强不至崩溃,一旦失去他们的支撑,前途注定不会光明了。

  斛律光还没到邺城时,高纬就下令解散军队,斛律光因士卒还没得到奖赏,上密奏请派使节到军中传达慰劳之意,中央使节却并没有及时赶到,斛律光于是继续行军,一直走到宫门外,高纬这才让人宣布慰劳解散,但开始对斛律光心生厌恶,为后来的冤案埋下伏笔。

  就在边界混战的时候,北齐国内正酝酿着一桩政变,主角并非高纬,而是琅邪王高俨与和士开。

  高俨是高湛的第三个儿子,深受高湛和胡太后的喜爱,小小年纪已身兼京畿总司令官、领军大将军、总监察官。

  按北魏政府的前例,总监察官出门,与太子分道而行,王公与总监察官相遇,要远远停下车子,把拉车的牛解下,使车辕接触地面,等总监察官过去后,才可以重新驾车前进,如果不从,就要被总监察官的开道卫队用赤红警棍殴打。时过境迁,这一规矩本已废弃,高湛爱子如此,为了让高俨更加尊贵,特别恢复这一旧制。

  皇帝高纬住在皇宫南宫,高俨则与高湛和胡太后一起住在北宫,叔叔们都要向他叩拜,高湛有时前往并州,高俨一定留守京师,每次给父亲送行,有时送到一半,有时一直送到晋阳再回,所用器物珍宝服装饰物与皇帝完全相同,一切供应由中央政府承担。

  有一次高俨在南宫看见刚从冰库拿出来的新鲜李子,回来后大发脾气,跟高湛抱怨:“俺哥有,我为什么没有?”

  高湛每逢这种时候,一定尽力满足儿子的需求,从此只要高纬比他先得好东西,供应工人一定受罚。

  高纬性情懦弱,沉默寡言,与高俨的活泼开朗形成鲜明对比,高湛有心罢黜高纬,让高俨登极,但因事关重大,并没有施行。

  高湛死后,高俨在朝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不免心生怨气,尤其恨和士开,而和士开也担心高俨长大后会掀起波澜,暗中陷害之。

  高俨与冯子琮取得一致,让执法监察官上疏弹劾和士开犯罪,请求逮捕审讯。

  冯子琮当然知道高纬不会处罚和士开,他动了点小心思,把这封奏章夹在普通公文中呈送高纬,高纬对于普通公文根本连看都不看,直接拿过来签字,高俨由此得到了逮捕和士开的命令,告诉领军将军库狄伏连说:“皇上训令,要你逮捕和士开。”

  库狄伏连不敢相信,准备上奏皇上请求证实,冯子琮拦住他说:“琅邪王亲自接到训令,有什么值得怀疑。”

  库狄伏连于是指挥京畿军队,埋伏在神虎门外,警告守门官不准和士开进去。

  7月25日凌晨,和士开照常入宫参加朝会,库狄伏连上前握住他的手,郑重地说:“今天有一件妙事。”

  和士开一脸厌烦,两眼惊惧,未及询问什么事,王子宜把一封信交给他,说:“皇上有旨,让你到中央办公厅一趟。”

  和士开大起疑心,拒绝前往,库狄伏连派人把他押过去,就在中央办公厅将其斩首。

  在北齐呼风唤雨的和士开就这么戏剧性地被一个孩子弄死,享年48岁。

  高俨本来就是小孩脾气,想出口气罢了,但同谋的人再三劝他继续杀下去,高俨热血上涌,于是率京畿军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