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难兄难弟_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一十二章 难兄难弟

第(1/3)页

  萧绎知道兄弟的实力,所以努力争取不和萧纪正面冲突,把俘虏的侯景的党羽全都送往益州,以证实侯景败亡的消息,结束纷争。

  萧纪的太子萧圆照正镇守巴东,把萧绎的使节扣留,欺骗萧纪说:“荆州已被侯景击破,应该急行军讨伐。”

  萧纪信以为真,催促大军东下。

  是时553年3月,萧绎眼见和平无望,当即上疏西魏,请求援助。

  宇文泰一直紧盯着南方的局势,接到萧绎的求救信号后,不禁大喜过望,认为吞并巴蜀,在此一举。

  但西魏多数将领不敢相信,只有宇文泰的外甥尉迟迥表示全力支持:“巴蜀与中国本土隔绝有一百多年,仗恃山川险要,道路遥远,从想不到我们竟会出军,如果铁甲奇兵加倍速度前进袭击,将无往而不利。”

  宇文泰于是派尉迟迥率开府仪同三司原珍等六路军马,共计武装战士一万二千人、战马一万匹,从散关出发,南下攻击萧梁的益州。

  因为有萧绎的声援,这场侵略战显得尤为轻松。

  萧绎只道宇文泰协助自己解除危机,哪里想到在他引西魏南下的那一刻起,真正的危机才开始酝酿。

  抵达巴郡的萧纪听说西魏大军在北方出现,立即派前梁州督导官谯淹,回军增援蜀郡。

  这时潼州督导官杨乾运却突然调转枪头,背叛萧纪,与之前就叛逃西魏的氐人同胞杨法深,一起协助尉迟迥攻城。

  潼州是益州北方的门户,尉迟迥得到他们的支持,接下来就顺利多了,留一部分军队镇守,然后率主力向成都奔袭。

  成都现有兵力不足一万,仓库空虚,永丰侯萧辉登城固守,谯淹派江州督导官景欣和幽州民赵拔扈,前往增援,尉迟迥让部将原珍击退了两处援军,然后兵围成都。

  萧纪走到巴东,得知侯景已经覆灭的消息,而自己的大本营又岌岌可危,不禁开始后悔当皇帝,责问太子萧圆照为什么骗他,萧圆照说:“侯景虽然消灭,江陵却没屈服,天上岂能有两个太阳?”

  萧纪已是骑虎难下,临时逊位自然是不现实的,只得硬着头皮走下去。

  可是军中将士毕竟已有离心,日夜盼望回家,江州督导官王开业趁机向萧纪进言,认为应该回军援救基地,以后再作打算。

  几乎所有将领全都支持王开业,但萧圆照被权力迷失了双眼,异常坚定地劝父亲继续东下,萧纪稀里糊涂地下令:“胆敢劝阻东征者,杀!”

  5月28日,萧纪抵达西陵,船舰满布长江,声威浩大。

  萧绎所属的护军将军陆法和,不敢与敌人交战,先在峡口两岸各筑一个营垒,运石头倾入长江,在两岸拉起铁链,阻断江面。

  萧绎很快就把囚禁的任约释放,让他当晋安王军政官,前往增援陆法和,对任约说:“你犯下弥天大罪,本不应活到现在,之所以不杀你,正是为了今天,你好自为之。”把皇家禁卫军配备给他,并允许把庐陵王萧续的女儿嫁他为妻.

  几天后,萧纪攻破横江铁链,萧绎又把谢答仁释放,让他当步兵指挥官,率军西上增援陆法和。

  萧纪也加派将军侯睿率军队七千,兴筑营垒,与陆法和对抗,萧绎唯恐有失,写信给萧纪,请求和解,允许他返回巴蜀,并可以在辖区独断专行。

  萧纪断然拒绝,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尤其当皇帝这种事更没有反悔的余地。

  陆纳投降之后,王琳率领湘州军西上,萧绎多了分胜算,便不再“摇尾乞怜”,誓与萧纪一争长短。

  而萧纪的处境则恰恰相反,原来的骄傲随着时间的推移全都消磨殆尽,东下不顺利,西面又被敌人偷袭,陷入了十足的困境,于是换他写信求和,派财政部长乐奉业,前去江陵送信,表示愿意遵照之前的指示,率军返回巴蜀。

  乐奉业认为萧纪一定失败,暗中向萧绎投诚,并进言献策:“巴蜀大军缺少粮食,士卒又很多死亡,可以坐在这里等待他们的瓦解。”

  萧绎当然更不肯同意和解,继续与萧纪对峙。

  萧纪果然很快就崩溃了。

  7月11日,王琳与谢答仁、任约等人联军攻克益州大将侯睿,长江两岸十四个营垒全都投降,萧纪西上的退路完全断绝。

  江陵政府游击将军樊猛则直取萧纪大营,并成功进入萧纪所在的船舰。

  萧绎事先有交待,说的是:“如果有人还活着,就不能算成功。”樊猛谨记于心。

  萧纪在船上绕床躲避追捕,并把满装黄金的袋子扔给樊猛,说:“用这个雇你,送我去见七宫。”

  樊猛笑道:“怎么可以随便晋见天子,我把你杀掉,黄金往哪里逃?”

  萧纪享年46岁,小儿子萧圆满也一起被杀,长子萧圆照被押送江陵。

  萧绎下诏开除萧纪的皇家户籍,改姓饕餮,并把萧圆照等人关押监狱,特别把萧圆照和萧圆正兄弟关在一起。

  萧圆正责问大哥:“你怎么能挑拨家人骨肉相残,造成如此痛苦的结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