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全盘汉化_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七章 全盘汉化

第(1/3)页

  拓跋宏的主要心思都放在改革上面,南征只是临时起意,并没有特别坚定,因此遇到点挫折就立刻北返,继续他未竟的大事。

  朝中多数人的想法也很坚定,一直想劝拓跋宏收回成命,老老实实地走回老路、正路。

  即便国家中枢已经迁到洛阳,这部分人仍未放弃努力。

  魏军撤回不久,冯诞的父亲、太师、京兆公冯熙在平城逝世。

  495年4月3日,拓跋宏就在彭城就近为冯熙举行了祭祀哀悼典礼,留守平城的皇家师傅、主管朝廷机要、平阳公拓跋丕,联合最高行政长官陆睿,一同上疏请求拓跋宏回驾平城,主持冯熙的葬礼。

  拓跋宏回复说:“开天辟地以来,难道有身为天子,却老远为舅父奔丧的怪事?而今刚刚重建洛阳,怎么可以胡言乱语,诱使君王陷于不义!最高行政长官、副行政长官以下官员,应交付监察官员分别加以贬降或罢黜。”

  紧接着拓跋宏下诏迎接冯熙及其正室博陵长公主的灵柩,南下安葬洛阳,礼仪完全效法西晋时期的司马孚。

  拓跋宏意识到目前的改革深度远远不够,所以那些占据高位的大臣才天真地以为还有回旋的余地,单纯安抚劝慰是没有用的,最佳的应对策略就乘胜追击。

  4月22日,拓跋宏前往鲁城亲自祭祀孔子,第二天任命孔府四人、颜氏两人,分别担任官职,并遴选孔子后裔中的嫡长子一人,封为崇圣侯,专门负责孔子的祭祀事宜,再让兖州州政府整修孔子的陵墓,重新建立石碑,碑刻颂辞。

  孔子其人可谓家喻户晓,即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拓跋宏此举正是在国内树立起儒学的权威,把儒学推到高位,一场全盘汉化的改革即将开始。

  回到洛阳后,拓跋宏在金銮殿召见文武百官,问大家:“你们希望我远比商周,或是希望连汉晋都不如?”

  拓跋宏的二弟、咸阳王拓跋禧,事先已和拓跋宏排练充分,当即回说:“我们都希望陛下能超过前代圣明君王。”

  拓跋宏说:“那我们应该移风易俗,还是一直因循守旧?”

  拓跋禧回说:“但愿圣明君王的政治日益革新。”

  拓跋宏说:“你们的富贵是要及身而止还是想传给子孙?”

  拓跋禧回说:“愿传至百世。”

  拓跋宏说:“既然如此,我们必须大力改革,除旧创新,你们不可违背。”

  拓跋禧说:“上令下从,谁敢违背。”

  拓跋宏说:“我现在打算禁止鲜卑语,完全使用纯正的汉语,30岁以上的人,鲜卑语已成习惯,或许不容易马上改变,但30岁以下的人,正在朝廷供职,言语不可保持旧腔,如果有人故意说鲜卑话,当贬降或罢黜他的官职,各位要深以为戒,你们说对不对?”

  大家纷纷窃窃私语,过了一会儿,忽然全都安静下来,不约而同地说:“陛下的指示完全正确。”

  拓跋宏接着说:“我曾与李冲讨论过这个问题,李冲说天下之大,各地语言并不相同,皇帝用什么语言,什么语言就是纯正声音——李冲说这种话,简直罪大恶极,应该诛杀。”说着看向李冲,又说:“你辜负国家,应该由监察官拿下。”

  李冲赶忙脱下官帽,低头认错,拓跋宏这才罢休,又责备留守洛阳的官员,说:“昨天我经过大街,看见仍有人穿鲜卑服饰,相关禁令早已颁布,你们为什么不执行我的命令?”

  大家纷纷叩头请罪,拓跋宏反而火气更大,叫嚣道:“如果我说的不对,你们应据理力争,为什么阳奉阴违?”不等大家回应,接着下诏,以后不但不许穿鲜卑服饰,在朝堂之上也绝不能再说鲜卑话,有违犯者一律免除官职。

  几天后,拓跋宏再下诏:“南迁洛阳的鲜卑人,都应安葬在邙山,如果丈夫死在代北,妻子灵柩可运回代北合葬,如果丈夫死在洛阳,则不准把灵柩运回代北合葬,其他散布各州的鲜卑人,由他们自己决定,随政府南迁洛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