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两翼齐飞-上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两翼齐飞-上

第(3/3)页

,同时有一定的空中侦察优势——不得不提一句的是,因为冬季恶劣天候的影响,德军的轰炸机和对地攻击机部队没有办法展开对地攻击行动,当然苏联人也一样,因此拥有空优优势的一方其优势也就无法发挥出来,否则圣彼得堡战区的战斗也不至于长期发展成炮战的状态。

  与德国人相比,苏联人的炮兵阵地更加隐蔽,而且定位比较机动,加上喀琅施塔得原本就是苏联人经营了几十年的场所,苏联人对于各处固定炮台的坐标和靶位象限非常清楚,基本上在芬兰湾北岸任何一处炮兵阵地闭着眼也知道如何把炮弹打到喀琅施塔得固定炮台区因此空中侦察和定位的劣势也就无所谓了。

  一整天的激战苏军摧毁了德国人6座203mm三联装炮塔和2座280mm三联装炮塔自己则损失了3个B-5炮兵营和5个B-4炮兵营,以及其他若干152mm、122mm榴弹炮。至于其他德军机动炮兵,因为苏联人难以观测几乎无法对他们造成伤害。再确认原本落入德军手中的固定炮台大部分被摧毁后,扛不住巨大损失的苏军炮兵不得不撤出一线阵地并向后回缩了10公里左右,把覆盖范围回缩到芬兰湾北岸的己方滩头阵地而不在追求直接炮击喀琅施塔得要塞。

  夜间,投石问路的两个德军4号坦克装甲师在2个机械化步兵师的协同下展开了渡过芬兰湾的首次尝试,他们当面的苏军沿岸工事基本上已经被德军的喀琅施塔得要塞炮和此前数月的战列舰炮击炸得七七八八难以形成体系化的抗击。4号坦克和半履带装甲车的履带碾压着碎冰和积雪蹒跚渡过芬兰湾,虽然冰面和积雪行驶让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降低到了每小时仅20多公里,横渡芬兰湾都需要半个小时,不过得益于进攻地段灵活、可选正面宽大,这些部队还是有惊无险完成了渡海,在抢滩过程中,只有800余名士兵在苏军的远程炮击中战死。40余辆装甲车和坦克被炮击摧毁或陷入冰窟,其余全部安全接近到了苏军滩头阵地反坦克炮的短兵相接距离内。

  不可否认,躲在阴暗处炮击冰面上毫无掩蔽的坦克确实是一件很爽的事情,苏军的85mm和76。2mm反坦克炮群也着实抓住时机在德军抢滩的阶段摧毁了数十辆德军坦克,不过苏联人明显不占有机动上的优势——芬兰湾的正面实在是太宽阔了,德军控制喀琅施塔得后,苏军在芬兰湾北岸的控制区东起泽列诺戈尔斯克,西至罗列斯克镇的80多公里正面上都有可能被德军突防,缺乏机动性的反坦克炮只能沿着漫长的海岸线平铺直叙地布防,许多火炮都没能在德军抢滩阶段的作战中派上用场。在德国人拧成一股绳的集中打击下,12月1日佛晓前,德军已经在上述两处城镇南部海滩上凿出了数公里纵深的滩头阵地,把苏军的一线防御凿开几个口子。黎明前,珍贵的黑豹-2部队和两个摩步师、骑兵师(装备雪橇)作为第二批登陆部队在4号坦克和行走斯图卡开辟出来的登陆场上上岸,随后以养精蓄锐的姿态往苏军滩头阵地背后进行深远突击…………

  炮战大将梅列茨科夫显然还不是一个合格的两栖战专家,对于放登陆的筹措少之又少。泽列诺戈尔斯克镇在12月1日当天就被德军完全肃清,这座位于圣彼得堡-维堡公路上的城镇内,1。5万名苏军士兵不是被消灭就是溃逃俘虏。

  德国人没有给梅列茨科夫喘息反应的机会,黑豹-2集群在巩固泽列诺戈尔斯克后立刻转向西北方向,沿着维堡公路突进,跟随在黑豹-2装甲师身后的,是大群的半履带装甲车和雪橇部队。德国人在两天的时间内推进了80公里,把苏军在普利莫尔斯克地区与芬兰军队对峙的6个师8万余人的部队彻底切断在了芬兰湾东北岸的半岛区域。

  波罗的海舰队早已在数月前全军覆没,苏联人也自然没有能力来一次英国式的发电机,这6个师的滩头防御部队可以说是已经被宣判了死刑。

  受德军勇渡北岸的鼓舞,12月4日,之前一直在维堡前线和苏军对峙的芬兰军队18个师26万人在曼纳海姆元帅的统领下发力猛攻,于12月6日终于与德军登陆部队把整个芬兰湾北岸战区连成一线。12月15日,以芬兰军队担任攻城主力、德军炮兵部队担任火力支援的维堡攻城部队终于拿下了这座开战以来一直由苏芬军队激烈对峙的前沿要害城市,让芬兰人夺回了整个卡雷利阿地峡区域。

  在收复维堡的当天,希特勒就对全世界发表了一个重要讲话,宣示了德意志的国际责任感,并且将之前被德军收复的芬兰湾北岸地区移交给芬兰军队,为了回应希特勒的善意,芬兰总统曼纳海姆虽然不愿意在对德结盟方面陷得太深,也不得不重申一下芬兰军队收复一切之前对苏冲突中失去土地的决心,“并且欢迎在对苏问题上,谋求更加深远的国际合作”。

  至于国际合作的内容是什么,地球人都知道的。圣彼得堡已经陷入了从南北两个方向都被德军及其同盟军包夹的危险状态,除了城市与拉多加湖方向的联系外,这座死城再无出路。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