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维亚济马-上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章 维亚济马-上

第(3/3)页

林之锤”8英寸重炮潜伏调动到芬兰军前沿不过两三公里的超近距离内进行直击打击,这种大胆妄为的炮兵使用为最终突破曼纳海姆防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可以说库里克元帅和梅列茨科夫大将算得上是苏军中炮系出身的佼佼者,不过因为库里克在发展装甲兵的问题上与朱可夫存在严重的分歧,后来发展为个人过节。因此在T-34这一系列既兼顾了全部战斗力属性,又可以在基础设施垃圾的苏联大地上发挥机动性和续航力的划时代坦克投入苏军后,库里克元帅的一系列建立在假设中的作战理论优越性也就被妄自尊大的苏军统帅视为故纸堆中的废话,就此失去对苏军军事理论建设的谏言权。

  如果历史按照另一个平行时空的发展,库里克元帅过于稳妥而保守的思维会让他永远没有出头的机会(斯大林会在刻赤再给他一个机会,但是他同样因为保守稳妥而主动后撤,被一撸到底)但是现在形势有了明显的不同——德国人在开战的第一年就夺取了装甲质量的优势,苏联人曾经引以为豪的T-34系列提前变成了历史上的库尔斯克时期那样需要拿人命去填对方的状态,因此苏联人原本要到库尔斯克时期才开始大规模应用的隐蔽反坦克炮阵配纵深雷场的防御策略自然也就被丢掉了庄家优势的苏军提前祭出,作为炮系重将,库里克元帅也在初期的失败雪藏后得到了出头的机会。

  ……

  “10月下旬到来之前,秋雨造成的泥泞是不会结束的。德国人现在的攻势迅猛只是因为他们之前已经蓄势待发很久,各种不便机动的重型装备和补充不易的作战物资都已经压到了第一线,如果我们在德国人的正面直接死扛的话,损失和浪费将会非常严重,在前沿布置密集地雷场所能起到的效果在德国人的覆盖式炮击面前同样会被无差别的扫除。而一旦我们选择适当后退10~15公里,让出前沿地带,并且设置层层阻击破坏一切后退路线上的设施,德国人的重炮部队就会因为机动不利而和步坦协同的进攻部队发生脱节。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每层战略防御厚度增加到30公里以上,并且把防御重点放在后段阵地,让我军在放弃前沿地带后仍然可以集中反坦克重炮和雷场的优势打击德军。”

  果然如同库里克元帅的预料,10月6日起,德国人在获取了前20公里的突破纵深后,推进速度开始放缓,古德里安上将的第2装甲集团军在推进到维亚济马核心要塞区块后进攻受到了明显的阻滞,而后续重炮部队因为苏军对道路的破坏和泥泞导致的越野能力不足出现了脱节,仅依靠履带式自走炮提供火力支援显然不能和苏联人采取守势所能投入的炮兵力量相提并论,而苏联人在泥泞地带下如同野兽一样的反坦克炮兵机动部署能力也让预料不足的古德里安大跌眼镜。

  不过唯一让古德里安庆幸的是,从叶利尼亚出击的赫尔曼。霍特推进速度受阻的情况似乎要好一点,而且随着10月7日奥廖尔方向的曼施坦因装甲集团军发动了对图拉方向的突进后,苏联人的防御力量被进一步往南面摊薄,只要友军能够实现全面的突破,那么自己扮演一把铁砧的角色也就没什么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