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维亚济马-上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章 维亚济马-上

第(2/3)页

无论损失如何,只要一项行动可以为苏联人拖延时间,那么这就是一项值得去尝试的行动,哪怕损失方面不那么乐观。基于这种考虑,苏联人可不仅仅是单纯地把期望寄托在一目前的前沿防线上,在第一道防线背后,距离莫斯科市区150~180公里的莫扎伊斯克-奥布宁斯克-谢尔普霍夫扇形防线也在同一时间被构筑起来,再往后,只要进入距离莫斯科市区60公里的最内环后,更是丝毫看不出所谓的防线与防线之间的空隙,整整两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构筑成了一个巨大的筑垒地带。

  ……

  10月4日,战斗在亚尔采沃-叶利尼亚两个箭头的方向上率先打响。宽达80公里的正面上,德国人投入了超过2000门重炮,部署为若干个火力集群,梯次对苏联人的前沿阵地开始倾泻弹药,猛烈的火力准备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把苏联人几个月里修筑的前沿工事砸成一团稀泥中的废墟。对于这种情况,苏联人显然已经是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把部队逐次撤出阵地,等待德军炮火过后重新进入防御前沿,毕竟这么短的工期内修筑的野战工事能够消耗德国人一些时间和弹药就不错了,也不能指望他们更多。

  炮火停歇后,蓄势已久的古德里安上将和赫尔曼。霍特上将的两个装甲集团军先头部队如同两把锐利的尖刀第一时间扎进了苏联人的防线,在他们的背后,则是同样经过了一个月休整的克卢格元帅麾下第4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

  德国人在两个进攻方向上集中了400辆之多的“黑豹-2”坦克,规模堪称是战争爆发以来该型坦克的最大单次使用记录截止到当天入夜,第一天8个小时的连续突击中,德军装甲箭头就在苏联人的筑垒工事地带凿出了深度达到15公里的缺口。黑豹-2坦克投入战场还没到三个月,苏联人的坦克正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老式的T-34-85只能是勉强挨打死撑,新的应对措施又没有来得及实施,所以完全不是德国人的对手。

  第一天的战斗中,苏联人被击毁的坦克就达到了260余辆、其余装甲战斗车辆150余辆,占到了莫斯科战区残余装甲兵力的十分之一强,在亚尔采沃正面和叶利尼亚正面,苏军的伤亡被俘总数都达到了两万人左右,可以说将近3个师规模的兵力在一天之内就遭到了德国人的消灭。

  因为装甲部队的损失过重,朱可夫大将选择了收缩拢最后的装甲主力以免过早消耗。很快,苏军西方面军司令格里高利。库里克元帅的意见终于首次压倒了一贯支持集中、分波次使用装甲部队作为战略防御预备队的总参谋长朱可夫,得到了斯大林的首肯,在后面两天的战斗中,苏联人马上就学会了收缩装甲兵力,依靠重炮与筑垒工事的交替使用,配合以复杂雷场的牵制效应阻击德军。

  格里高利。库里克是一名1940年苏芬战争时提拔为元帅的,他是一个老派的苏军元帅,非常崇拜重炮的集中使用,而对苏军装甲兵力量的发展和投入,他却持有“苏联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适合坦克的大规模应用”这样的态度。苏芬战争中,库里克元帅最让人慑服的表现就是多次在攻坚不利的情况下把B-4“斯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