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鲍里索夫坦克战-下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鲍里索夫坦克战-下

第(2/3)页

战法也很简单——我允许你以每小时击落我20架战斗机的速度削弱我军,但是我只要保持战场上空有必要的La-3存活以威慑德军对地攻击机无法进入战场即可。哪怕苏军在损失这20架La-3的同时只能击落1~2架FW-190A甚至更少,只要飞机换时间,人命换场控的战略目标达到了,对苏联人来说就够了。

  所以,时间对苏军坦克部队是非常宝贵的,他们每一个小时的无空中干扰进攻时间都是航空兵用20架战斗机的命买来的,所以没有时间去浪费。去芜存菁后剩下的900多辆T-34系列和KV-1坦克发动了决死冲锋,和德军正面担任阻击的500多辆4号坦克和追猎者歼击车正面相撞。无数的苏军士兵以苏联式的招牌行军方式——趴在坦克发动机盖上或者炮塔侧面——跟着坦克冲入战场,更多的则是跟在坦克后面高喊着“乌拉”徒步冲锋的步兵。

  当然,在这些步兵身后毫无疑问还有一些已经没有参加坦克决战价值的、被损坏淘汰了的BT-7或者T-26轻型坦克,它们的炮塔被拆除或者改装,只是在车体上架设了密密麻麻的机枪,他们的任务是对那些乌拉诚意不够发生动摇的冲锋士兵发起扫射。

  铁流激撞,血雨迸溅,乌拉飞扬。

  双方的坦克在2000米左右的距离上开始互相开火对射,部分KV-1、T-34C或者更早期型号的苏军坦克因为火力不足不得不继续往前冲刺以缩短距离,而T-34-85在2000米的距离上已经可以获得对4号坦克H型之前的型号实现“命中即摧毁”,哪怕是装甲最强的4号J型,只要被近身到1500米以内,也是可以确保干掉的。

  不过最让德国人震惊的还是苏联人独特的“步坦协同”冲锋方式,在苏军坦克开始占据有利地形停车开火射击后,苏军步兵仍然毫不止步地继续冲锋,利用步兵目标小的优势继续接近德军坦克,至少冲刺到800米的距离内、德军机枪扫射杀伤效率明显提升后才放缓冲刺推进的速度。

  这种战术在珍惜生命的德军来看简直是不可理喻,更何况苏联步兵连“铁拳”掷弹筒和RPG“坦克杀手”都没有,只能依靠反坦克手雷和磁性反坦克雷这些攻击距离不足五十米的武器执行反坦克任务,冲得那么快无疑是没有价值的——他们最大的价值,无非就是干扰德军坦克手的操作,让车长不得不把精力从指挥反坦克作战转移到用车体机枪扫射苏军步兵上来,分散德国人的注意力和攻击效率,同时和德国人协同坦克作战的步兵单位进行远程对射而已。

  “距离1900米,方向095,目标T-34-85,穿甲弹一发!”

  “快,赶快倒车!说过多少次了!开炮后立刻倒车,火炮俯角调到最低!”

  你来我往的炮弹穿梭中,一个个德军车组在精密的指挥下体现出了良好的作战素质。他们利用预设阵地和东欧平原常见的波状起伏地形,尽力发挥德国坦克取消传动轴后造型低矮的优势,在一道道起伏的土陇和沙丘背后藏身,降低自身中弹的面积。而苏联人因为扮演的是全力冲刺的角色,在快速接近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的地利就少得多。

  不过幸好造型低矮也是苏联坦克的一贯追求,所以在这方面双方的差距并不明显,可惜德国人很会抓住战机,往往在苏军坦克翻越土陇沙丘的时候现身开炮,苏军坦克由于没有垂直稳定器,在通过起伏地形时显然无法有效控制炮口高度发动反击,被加装了垂直稳定器的德军坦克趁机击毁。几乎每通过一道土陇都会抛下数十辆苏军坦克的残骸。

  付出了四分之一的坦克损失和数以万计的步兵伤亡后,苏联人终于通过快速大范围机动把战斗打成了犬牙交错互相秒杀的状态,虽然炮术不精,好歹也能以命换命,大不了就是交换比高一些。

  下午3点到4点的一个小时里,德国人被击毁了30辆4号坦克和20辆追猎者歼击车,苏军损失T-34C中型坦克70辆,KV-1重型坦克25辆。这样高的交换比让德国人简直无法接受。第9装甲师和第10装甲师正面的德军坦克纷纷在上级的命令下放弃阵地随后施放烟雾弹加速退却,步兵单位则被要求继续坚守阵地机动防御。见此情况苏军指挥官终于松了一口气,以为可以彻底突破德军的正面防御了。

  虽然德国人稀疏的反击火力说明德国人只是把坦克部队后撤了,但是人数众多的苏军显然不会惧怕敌人步兵单位的阻击。为了防止德国步兵部队的反坦克武器发挥作用,数以万计的苏联步兵以冲在坦克前面的姿态发起了阵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