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鲍里索夫坦克战-下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鲍里索夫坦克战-下

第(1/3)页

  “苏联人究竟是吃错药了还是人命真的这么不值钱?被打出将近10换1的空军战损交换比,居然还敢这样源源不断地排伊尔-2炮灰来凿开我们的装甲部队正面?”

  对于苏联人悍不畏死的战法,担任中央集团军群空中支援任务的第1航空队汉斯·耶顺内克中将和第5航空队指挥官布鲁诺·洛泽尔中将除了震惊还是震惊(德制空军编组最高级别是航空队,航空队下属是航空军、航空师,然后军、师下属才是飞行联队。)这不同于开战时的仓促应战一通乱打,苏联人已经从初始的被突袭中缓过一口气了,现在的一切作战都应该是有组织有指挥的,如果苏联人仍然这样猛攻死战,只能是出于蓄意的死命令。

  “没办法,即使苏联人用5架伊尔-2攻击机换一辆4号坦克,苏联人还是赚了——这种飞机几乎就是装甲和木头构建起来的,使用的发动机居然是锻压和铸造工艺结合制造的,只能确保150~200小时的使用寿命,成本非常低廉,而且苏联人根本不在乎,因为没有一架伊尔-2会活过200小时的,部分生产中出现的次品发动机也不会被丢掉,而是被用在一些同样由次品装甲组装起来的处理品飞机上,让只受过飞行理论学习,一次完整飞行经验都没有的新丁去开——他们只要成功起飞和在地面上学会如何开炮就行了,连降落都不用学习,那是我们的飞行员帮他们完成的事情。那些次品的成本甚至只有几千卢布……”汉斯·耶顺内克中将用一种自嘲的语气调侃着苏联人的凶悍。不过为了防止让同僚泄气,他没有把最关键的那一点说出来。

  那就是如果苏联人产能全开的话,一个月就可以生产2000架伊尔-2(当然,这个数据是原料供应没有瓶颈,而且苏联工业体系完整的情况下,在前沿大片工业区变成占领区后,苏联是保持不了这样的生产效率的。)

  “好吧……我相信俄罗斯轮盘赌这种游戏真的是俄国人发明的了。”布鲁诺·洛泽尔中将无奈的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看来我们需要一种专门应对苏联人这样换命打法的武器,这种武器需要短时间内可以对低空慢速的苏军战机反复实施多次打击,而不是和FW-190A一样要靠一次次俯冲攻击——拉起蓄势——盘旋索敌模式执行作战任务的战机。这样的武器虽然可以做到几乎每一轮攻击都稳扎稳打干掉一架苏联飞机,但是不够快。只要杀的速度赶不上苏联人冲刺突防的速度,苏联人就会继续这么干。”

  “4号底盘的‘东风’自走防空战车听说表现不错,上午的时候第9装甲师正面的1个‘东风’防空战车营击落了苏军12架试图发动超低空扫射的伊尔-2攻击机。可惜在面对超低空敌机时‘东风’的炮塔转动慢、双联庄40mm博福斯防空炮火力不够密集的问题制约了它们的进一步发挥。”

  “算了,不去考虑这种问题了,这是博福斯和莱茵金属,还有技术情报局的人该去操心的事情,我们只管做好本分就好。下午减少战场生存性不良的FW-190F的出勤率,把机场腾给FW-190A,最前沿机场的Ju-87斯图卡出勤全部裁剪,换用BF-109K战斗机和苏联人低空缠斗。优先确保绝对制空权,再考虑对地支援作战了。”

  “好吧,也只能如此了。最前沿的机场不是都已经拨给了你的航空队了么,你说了算。”

  ……

  面对苏联人的凶悍攻势,克鲁普基正面的德军3个装甲师在半天内向后退却了数公里,这些行动都是在苏军两波次空袭之间做出的,德国人在坦克撤出的阵地上留下了无数的伪装假目标作为疑兵吸引苏联人的伊尔-2火力,以便下一波的进攻中不会受到严重的损失,至于阵地,只能是苏联坦克想要就给他们了。

  苏军坦克在这种拖延后退的作战中,半天内突进了10公里左右的临时防线,也付出了不少损失。在发现一批批原本被认为是敌军据点的目标被冲上阵地的苏军发现是假目标后,苏联空军算是收敛了一些,渐渐减小了这种无谓拼杀行动的规模,只是继续让La-3和MIG-3保持滞空让德国人也不敢派出FW-190F大规模行动——当然,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奥尔沙方向来袭的布良斯克方面军援军的伊尔-2攻击机已经损失过半了。

  战斗恢复到了空中是双方空优战斗机互相试探,地面坦克对坦克的堂堂之战。虽然FW-190A每次出手基本都要见血带走一架La-3,但是自身也不得不掂量掂量花上不少时间左右腾挪从其他组队合围的La-3的反击中逃生。而苏联空军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