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地雷阵和戈兰壕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地雷阵和戈兰壕

第(3/3)页

履带车把作战物资运到霍姆斯、再从霍姆斯用从法国人移交时留下的那些数量不足、年久失修却可以适用法式窄轨铁路的破火车转运到大马士革来养一堆装甲师,在维勒安看来简直就是一种不能忍受的低效率行为。

  在北线开打的第一天,急于立功的蒙哥马利也是蠢蠢欲动的,他欺负莫德尔的兵力和坦克数量只有他的三分之一,发动了几次试探性的攻势——这也是蒙哥马利一贯喜欢做的,在兵力是敌人的三倍以上时就发动进攻。

  结果么自然是被善于守城的莫德尔在大马士革南郊吃掉了两个旅,损失了60多辆坦克。不过幸好蒙哥马利生性谨慎,进攻兵力部署很有梯次感,在略受小挫后很快就收束住兵力,没给莫德尔扩大战果和反击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蒙哥马利在戈兰高地边缘铺设了数十公里宽、七八公里纵深的地雷场,只有英军自己知道秘密的安全通过路线。德军在贸然迂回反击后触雷损失了几辆坦克和百来名士兵,跟进的工兵部队在英军远程炮火盲射覆盖下也无法快速排雷,莫德尔就放弃了穿过雷场反击的企图。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戈兰高地这块战场实在是布置雷场的天然好去处,不同于贝卡谷地处处植被丰茂的地貌,也不同于更东面一望无际缺水的荒漠,戈兰高地是一处水资源丰富的土地,号称中东水库,最高峰海拔2700余米,但是这里的地貌植被却并不都是很繁茂——有砂质地带、戈壁灌木和火山岩层地带,只是因为水源的丰富,砂土层往往比较浅薄,无法保持的水土也往往会快速流向东西两侧的低地,造成了多条叙利亚、伊拉克和以色列境内的主要河流都发源于戈兰高地的地理环境。

  如果是植被丰富的场所,挖坑埋雷需要进行的工作量会大得多——因为需要考虑地雷埋设后重新伪装的问题,不然草坪上有挖过泥坑、植被散乱的环境很容易让人看出这里有地雷;而如果是砂层过厚的地区,埋设的土地容易被恢复原状,但是地雷的效果、风沙的侵蚀也会让埋设者自己面临无法记住标志性地貌、找不到安全通过路径的问题。

  这些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和随便撒随便埋的戈兰高地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这一切,让蒙哥马利可以在短时间内把十几万枚地雷铺设下去——从他接手戈兰高地防区,接收加拿大产坦克兵部署防御的时候,处处小心不怕靡费的蒙哥马利就开始着手这件事情了,在发现进攻不利需要固守后,这件事情就更加受到了额外的重视。

  他是抱紧丘吉尔大腿的爱将,多浪费点弹药不是什么大事,安全才最重要。

  当然,如前所述,戈兰高地部分地带浮土浮沙过薄,不适合埋雷,蒙哥马利还特地为自己的防区加了一道保险——那是一条被他命名为戈兰壕的反坦克壕沟工事。

  当然,这绝对不是另一个时空三十年后以色列人挖的戈兰壕,在规模上,由于这个时代的坦克比后世的主战坦克小得多,蒙哥马利也没必要劳民伤财到挖9米深,6米宽的反坦克壕沟。最终他这条因为大型工程机械不足,时间仓促而挖出的反坦克壕沟顶部宽度仅3米,底宽2米,深4米。与截面积填土方量45方的正版戈兰壕相比,这条简装版的雷同物规模只有前者的两成,不过对付40年代初的坦克还是够用的了。上宽下窄的造型决定了德国人就算把卡车或者坦克填进壕沟里也放不平,后续车辆也不可能从壕沟上方越过。

  另外,传统反坦克壕填土在壕沟两侧的缺点被蒙哥马利改良了,为了防止德军进攻时推土填壕,所有挖掘出来的土方被堆在壕沟西面一侧,这样就决定了只有从英国人的方向才能用推土机推土填壕,德国人这一侧将无土可推。

  做完了这一切,蒙哥马利才放心大胆地在24日夜派出他的丘吉尔坦克群偷偷转移,随后次日则是十字军坦克集群。在他的设想中,自己这次独断专行的冒进连亚历山大将军和本古里安都不知情,德国人就更不可能及时得到情报了。等到他爆了隆美尔的菊花斩断贝卡谷地补给线之后,这一切就算瞒不住,莫德尔也无法从他直接负责的防区上开口子突破,自己只要可以扼险而守一两天,耗竭隆美尔所部携带的随军弹药,就可以慢慢看着隆美尔的部队因为弹尽粮绝沿着黎巴嫩海岸溃散吧。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