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地雷阵和戈兰壕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地雷阵和戈兰壕

第(2/3)页

,那是一个以战局为重荣辱为轻的人。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对自己的行踪暴露有了另一重解读——或许这是上帝在帮助大英帝国呢?隆美尔和德军战区司令部会得到自己偷袭隆美尔后路的消息,围困在贝鲁特城里的韦维尔中将一定也可以收到,这样的话对方坚守贝鲁特实施焦土防御坚壁清野的决心也会更加坚定吧?只要炸掉港口,炸毁全部存储的军需物资,那么即使德国人夺取了城市也一样改变不了什么,说不定还得沿着海边的狭长地带撤军,说不定还会丢下一地没油的坦克……意银到这一切,蒙哥马利的心中就忍不住窃喜。

  列位看官或许会发出和那个武装档卫军情报联络官一样的疑问:蒙哥马利的大部队究竟是怎么奔袭来到贝卡谷地北部的?他负责的防区不是在150~200公里南面的戈兰高地么?以丘吉尔坦克的缓慢速度,走完这段路程1夜肯定是不够的,所以蒙哥马利选择了分批出发——24日夜,200辆左右的丘吉尔坦克群提前出发,行驶到距离普士里90公里的荒漠中伪装起来,然后白昼始终保持隐蔽不作行军,在这些前黎巴嫩山东面的荒漠地带要隐藏部队的行踪是很容易的,从东地中海而来的暖湿气流被逐次拔高海拔的黎巴嫩山和前黎巴嫩山所阻挡(第一道是黎巴嫩山,较矮,第二道是前黎巴嫩山,较高)下沉后又被相对较矮的一道山脉阻住了回流的路径,所以才会在贝卡谷地地区形成湿润多雨、河流充足的宜居地带。而过了前黎巴嫩山后,更东部的地方因为缺乏水源基本上没有人居住,战事起后双方也没有对这块毫无价值的广大荒漠投入足够的关注。

  总而言之,蒙哥马利的丘吉尔坦克群成功地在荒漠里藏了一整天,然后在夜幕降临后重新出发,而公路时速超过50公里的十字军坦克则可以发挥巡洋坦克的速度和续航能力优势后发先至,一夜之内赶到战场。

  那么,到了这一步,一个新的问题又来了:蒙哥马利不是应该正在和莫德尔的部队对峙么?为什么他可以抽出大量主力兵力奔袭将近200公里驰援贝卡谷地呢?难道就不怕莫德尔趁机反攻端掉戈兰高地方向的英军防线?这,就要从两军的部署说起了。

  包括贝卡谷地在内的贝鲁特防区——也就是北线防区是英军防御的重点,也是德军进攻的重点,从战前的兵力部署上来说,北线有亚历山大、韦维尔和本古里安麾下共计35个师的联军部队、1100辆坦克;东线的蒙哥马利第8集团军和部分辅助性的英联邦仆从军总计有22个师,五、六百辆坦克,论兵力规模是北线主力的三分之二,坦克数量则是北线部队的一半。只是蒙哥马利的部队本来就考虑到了迂回奔袭的需要,装备的至少也是装备了57mm坦克炮的十字军坦克和丘吉尔I型,质量上不是北线部队汇总占了一半的玛蒂尔达II和M2A4可比的,因此总的来说,蒙哥马利部队的战斗力可以达到北线主力联军的三分之二。

  再看德军方面;莫德尔中将部署在大马士革的集团军总兵力仅7~8个师,其中装甲师只有1个;而北线的德军部队包括隆美尔直属的9个师还有西奥多。艾克和迪特尔的武装档卫军各1个军,总计15个师。与英国人相比,德军在不考虑战区总预备队、仅计算一线兵力部署上(英国人的总预备队在隆美尔突入贝卡谷地后就被亚历山大上将从西奈半岛投入到黎巴嫩了,前文有述及)比英国人更加偏重北线,这也就注定了相对于支援充足的隆美尔军团,莫德尔的大马士革部队偏于守成而不是进攻。

  这也是叙利亚境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决定的——从阿勒颇直达贝鲁特的铁路在奥斯曼时代就修通了,法国人则不羞了贝鲁特-霍姆斯-大马士革三角地带的窄轨铁路。这就导致大马士革虽然是叙利亚首都、战略地位重要,但是和北部的德军出击区并没有铁路直接相连,在贝鲁特这个铁路枢纽节点被打下之前,德国人实际上是无法用铁路给莫德尔中将的大马士革卫戍部队运送给养的。这也是维勒安在配属兵力时隆美尔主攻、莫德尔主守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仅仅给莫德尔配了一个装甲师作为万一需要快速调度防守反击的核心兵力——相对于步兵师,装甲师简直就是一个吃补给的大鳄,指望德军从阿勒颇用卡车和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