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黑豹和虎王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黑豹和虎王

第(2/3)页

部设计细节,还是决定亲眼看一下实弹测试,是否有必要牺牲德国装甲兵的“舒适性”。

  “咯哒~轰!咯哒~轰!”随着射击场布置完毕,两门苏制76mm口径、30。5倍径坦克炮在1000米的距离上对T-34和4号坦克测试样车进行轰击测试,各实施了十发连射,结果一发都没有击穿(注:此时的T-34用的还是30。5倍径的L-11而不是42倍径的F-34,所以穿甲能力只是和德国历史上的的4号支援坦克的24倍短管榴弹炮穿甲能力差不多,不是历史上开战时的T-34主炮),随后把距离缩短到400米进行测试,结果4号坦克中弹10发,击穿7发跳弹3发,T-34正面装甲击穿4发跳蛋6发。从数据来看,T-34在更薄弱5mm钢板和无装甲表面硬化处理的情况下,防弹能力仍然是略优于4号坦克的。

  “看来,我们还是很有必要参照苏联人的一些设计优点,结合4号坦克这两年来的改良技术储备,定制一到两款帝国最新锐的坦克的。否则,只怕帝国陆军的装甲优势难以保持。”

  ……

  一周后,帝国军备部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和陆军部长勃劳希契元帅签署了最新型号的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的招标书。新的项目编号为5号战车和6号战车,代号本来该定名为“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但是因为事实上帝国在1938年4号坦克开始量产之后就已经开始5号战车和6号战车的技术储备和论证设计工作,现在的正式立项基于苏联坦克的一些设计优势进行了改良,继续叫原来的代号有些不合适。

  最终,5号战车的正式代号为“黑豹2”,而6号战车则被定名为“虎王”,这两个项目预计分别会在1942年年初和1943年年初批量投产。

  “黑豹2”坦克因为重新调整设计的时间只有不到1年,因此大量直接借鉴了苏联人的设计思想和原来4号坦克上成熟成功的经验。火力方面则直接从最新的FLAK-4188mm防空炮上移植改良而来。

  最终,“黑豹2”的设计指标被定在了如下范畴内:车长(含炮)小于9米,不含炮小于7米,宽度小于3。4米,高2。6米,额定重量控制在45吨以内。车体动力后置、省略传动主轴,使用扭杆悬挂、6对非交错的大负重轮。车体内部布置4名成员舱位,共计炮手1名,车长1名,装填手1名,驾驶员1名——因为佩内明德研发基地的无线电中心技术进步,德军的近距离无线电步话机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超过了同期米国的水平,因此也就省略了车内一名机电员的需求,省掉了1个人的舱位,把因为倾斜装甲而减少的车内空间补足了回来。

  装甲部分,新式的5号、6号战车计划执行后,德国军方应当将新一代主力坦克装甲板厚度统一为三种规格:140mm,100mm与60mm;其中较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