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男人的决战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男人的决战

第(1/3)页

  “将军阁下,已经起风了,现在的能见度很差,我们是否准备出发了?”

  “天气预测过了么,这场暴风雪会持续多久。”

  “不知道,但是起码2天之内是不可能停的,而且刚才主力舰队发来电报,提示说英国人在佛晓的攻击中已经损失了近百架作战飞机,他们现在剩下的鱼雷机最多不到30架,我们完全不必顾忌。”

  “那就出发吧,躲在这种阴暗的冰山之间真的是又无聊,又危险。知道英国人的坐标了吧。”

  “当然,自从相互空袭开始之后,各自的舰队位置就没有什么可保密的了——除了我们以外,所以现在只有我们还保持着无线电静默。”

  “左舵二,方向195,全速。”

  清晨5点,随着库尔特。雷福曼少将的一声令下,刚刚刷上崭新纯白色极地涂装还不满1个月的德国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级”3号、4号舰“卡尔大公号”、“斐迪南号”从冰山掩映之间驶出,向着400海里之外的英国主力舰队驶去,随行的还有2艘“欧根亲王级”重巡洋舰和1“艘德意志级”、2艘P级装甲舰和一堆轻型舰艇……

  ……

  时间平缓地流逝着,雪也一直在下,压抑的氛围笼罩着两支冥冥之中必然会迎头相撞的舰队。下午2点刚过,德国战列舰队派出的搜索舰,M级轻巡洋舰“科隆号”与“杜塞尔多夫号”的雷达首先发现英国战列舰队的踪影出现在东北偏北70海里外。

  英国人的雷达则虽然略显迟钝一些,在正常天候下对海搜索距离也仅仅只有50~60海里左右,但是在雷暴云的天候下,因为电离干扰的原因,往往连50海里都不到。

  不过,这还是最关键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英国人在1940年时还仅仅只在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和航空母舰一级的主力战舰上才安装雷达这种新装备——由于此时的舰载雷达基本上还处在初生婴儿一样的发展阶段,在小型化工作上处理得还很不完善,而英国人又没有维勒安这个导师从旁指点,自然也就不可能在没有走实战的弯路之前就无师自通了,英国人的巡洋舰此时此刻都还只能依靠光学观测搜索敌舰。

  所以,英国舰队直到一个小时后才侦测到德国舰队,不过好歹也是无伤大雅,毕竟在30海里的距离上,双方的战列舰也不可能对敌人造成什么威胁,发现更晚对于主力舰队来说也只不过是少了一些对敌情的及时把握罢了。

  3时15分,德国人前突侦查的“科隆号”与“杜塞尔多夫号”在反复通过雷达测距、测速、掌握英国前突搜索巡洋舰的相应参数后,率先对英国舰队前突的“伦敦号”重巡洋舰和“开罗号”、“南安普顿号”轻巡洋舰进行了试探性攻击。双方的交战距离远达27000码,这个是德制C-346英寸舰炮在使用普通平底弹情况下的最大射程,在这一交战距离上,德国人的M级轻巡洋舰每轮12发炮弹的散布半径足可超过400米,因此完全是不具备射击精度可言的,但是6寸炮毕竟是以射速闻名的,而德国舰炮高射速的特性又是居于诸国之冠——在维勒安指导帝国海军按照近爆引信和高平两用炮的理念研发4~6寸舰炮之后,德国舰炮就更为强调射速了。而M级轻巡洋舰上使用的C-34型6寸舰炮,每分钟至少可以射出8~10发炮弹,实在是非常骇人。

  炮击仅仅持续了5分钟,“伦敦号”和“南安普顿号”就分别被击中了6~7发6寸炮弹——就命中率来说,这与德国人在5分钟内打出40多轮炮击、500发炮弹的投射量来说,是不足一道的。可是就绝对值来说,这种程度的打击量还是立刻让这两艘巡洋舰失去了持续战下去的能力。而英国人因为主炮射程相对略近,竟然暂时毫无还手之力。

  “从科隆号用短波电台发过来的消息看,英国人似乎是派出了7艘战列舰来迎击我们,看来比预想的还要少啊。”雷德尔元帅的参谋官拿着“科隆号”巡洋舰冒死前突侦查到的消息,向元帅说道,“这是我们的搜索舰摧毁了英国人3艘侦查用的巡洋舰,在英国舰队的外围撕开了一个口子靠近侦查的。”

  “把法国人最新锐的‘黎塞留号’和拥有最大口径主炮的‘罗德尼号’布置在舰队最末尾的位置?让‘伊丽莎白女王级’打头阵,“复仇级”居中?这种布置倒是中规中矩——不过对于坎宁安来说,他应该是不在乎怎么布阵的,反正我们的4艘战舰都是同型舰,最多是在接敌速度和接敌过程中一开始的火力密度上有差距罢了。”

  在两支战列舰队以锐角靠拢的时候,把重火力的战列舰摆在前面可以在接战的第一时间就发挥出局部火力密度的优势,但是不利之处在于如果首舰速度较慢的话,则战列之间的交战间距把控不易,在抢占T字横头或者相对更便捷的交战角度方面也会表现不佳,而英国人目前理论上火力最为强大的、拥有9门16英寸主炮的“罗德尼号”,却恰恰是舰队中航速最慢的。

  很显然,坎宁安的战术是以抢占优势阵位为第一考虑——确切的说,是防止德国人抢占优势阵位,因为德国战列舰的航速都比他麾下的要高得多,“俾斯麦级”4舰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出32节以上的高航速。而相对放弃了接敌初期时间内的火力投送密度,也许在坎宁安看来,一开始在35000万码到25000码这段交战距离上投放炮弹的数量根本没有意义,因为这个距离上的命中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既然坎宁安做出决断了,那么我们就要好好招待一下他们了,传令各舰,在英国人的战列完全与我们进入交战阵位之前,我军各舰以1对1寻找英国战列前4艘——嗯,不,是前5艘,跳过位于第3位的‘约克公爵号’——战列舰进行战列炮击。务必以短时间内摧毁对方反击能力为第一目标。”

  随着雷德尔的命令下达,这一指示很快变成灯光信号被传播给了其余3艘战列舰,大家自然是心领神会。

  英国人的“伊丽莎白女王级”和“复仇级”战列舰在火力上是完全一样的,都是8门15寸45倍径主炮,连型号都一样,唯一的区别在于“复仇级”各处装甲防护平均都要更薄弱2英寸左右。不过总的来说“伊丽莎白女王级”和“复仇级”在英国人的7艘战列舰中算是最为皮薄馅大的了,其余3艘无不是以坚甲重铠而著称。

  3点37分,当德国战列和英国战列在对冲接近到33000码的距离后,各自转向以15°锐角夹角继续靠近。“俾斯麦号”在经过紧张的校准之后,在32000码上率先对英军的“伊丽莎白女王号”打出了第一波炮弹,随后,在短短3分钟内,全部4艘德国战舰都进入了可以开火的位置,到3点45分为止,除了英国战列最尾部的“罗德尼号”因为航速问题还没进入交战阵位,其余双方10艘战列舰都已经纷纷开火。

  一时之间,北海洋面上炮声隆隆,雷霆轰鸣。各艘战舰纷纷以一分或者两分钟1轮的速度对着各自的目标开火——你没有看错,确实是一分钟或者两分钟一轮,虽然战列舰的主炮往往最大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两轮甚至更高,但是受限于这么远的交战距离上观测炮弹落点都需要等上45秒钟的时间让炮弹飞完这段距离,所以在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