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战前最后的种田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战前最后的种田

第(2/3)页

么简单。

  1935年一年间可估算的古柯及其副产品从米国刮走的资金就超过了1亿美金,随后很快这个数据就超过了同期的酒精饮料税收。到1937年的时候,胡佛经过顺藤摸瓜的侦查,大致上已经把这个供应链渠道挖了出来。

  很显然,在米国市面上流通的非法药物绝大多数来自于哥伦比亚,最初的原产供应被控制在一个名叫康布罗斯的哥伦比亚大D枭手中。他拥有十几万英亩的古柯种植园和秘密地提炼工厂,甚至还打起了“哥伦比亚GM武装力量”的旗号,连哥政府军也无法控制。

  而运输的渠道有通过美墨边境的陆路运输,也有通过古巴和多米尼加走海路偷渡到佛罗里达或者新奥尔良。一开始,胡佛局长因为联邦调查局经费不足,且没有执行海外任务的预算和授权——这个时候,罗斯福的钱还全部需要用于扩大内需,政府投资上面呢,根本没有闲钱给军方和情报部门搞事儿——胡佛尝试过打击边境走S和终端销售渠道,可是收效甚微。

  截止1939年为止,根据联邦调查局的估算,哥伦比亚非法药物渠道在数年间起码已经从米国弄走了数十亿美元的财富,并且让超过200万米国人陷入了孱弱萎靡之中。

  1939年初,随着远东国和日本之间爆发的战争吸引了世界的眼球,罗斯福总统也决定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他多次通过国务卿赫尔向哥伦比亚政府提出照会,要求在哥伦比亚驻军,协助哥政府剿灭其境内“危害美洲国际安全”的非法武装。但是此一要求遭到了哥伦比亚的拒绝,与之相对应的是,哥伦比亚只对于美援军火由他们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

  这一态度激怒了罗斯福,他决定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现在,随着欧洲杯巴尔干地区的战争牵制了,罗斯福认为他所等待的出兵良机到来了。

  毕竟也伦比亚也是一个有着115万平方公里土地、1700万人口的国家,而且多年的贩卖D品交易让哥国民风彪悍,要消灭它重新建立一个国家不是那么便捷的。美国人也不可能像当初对付多米尼加和海地那些人口百万的小国一样指望在国际社会反应过来之前就秒杀对方。

  1939年7月,欧洲战火点燃后,罗斯福政府向哥伦比亚发出了最后通牒,随后就以“帮助哥政府铲除其境内危害美洲各国安全的非法势力”的名义出兵,6个师的美军被调到了哥伦比亚的西部邻国巴拿马,随后从陆路向哥伦比亚进攻。

  美军进攻哥伦比亚是另有深意的。首先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解决目前为害米国的古柯产品来源地,彻底铲除这个祸害米国的毒瘤;

  其次,随着战争气息的临近,在胡佛总统时期就和米国交恶的委内瑞拉和墨西哥两国显然已经是铁了心跟着德国人走了——在上一场战争中,齐默尔曼电报没有完成的事情,到现在却很有被扇动起来的危险。一旦在未来米国不得不与欧洲某国交战的话,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将很容易对米国控制下的巴拿马构成威胁,以巴拿马的狭窄纵深,是不足以完成米国对中美洲的控制战略的,所以在这个关头重建一个绝对被米国控制的哥伦比亚就显得非常有价值了。

  况且,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巴拿马四国系出同源,各方在民间的关系上本来就比较友好紧密,如果不拿下哥伦比亚的话,很有可能会在未来形成一个对米国不利的见风使舵者。

  当然,也有一些看官会认为,既然米国已经感受到了欧洲战争阴云的临近、列强无暇西顾,那么何不趁此机会把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彻底剿灭掉呢?这倒不是罗斯福不想这么干,实在是因为涉及到一个大义名分的问题了,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在对美交往中毕竟没有做出违反国际法则的过错,武力解决毕竟出师无名会让米国的国际形象大大受损,而哥伦比亚在走S管理和非法药物贸易上的不作为却可以为米国提供一个借口。

  更重要的一点是: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这几年来对米国的石油出口有所回升,在1937年就已经占到了米国总石油用量的四成,而随着美孚石油的灭亡,米国历史上该在南美四国和中东沙特的石油布局在这个时空中并没有出现,米国所寻求的墨西哥的替代国也就不存在了。这就进一步导致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石油对米国的重要性。

  也许米国可以趁着欧洲战火兴起的机会干掉这两个国家,但是因为战乱的破环,起码会有一两年的时间让这两国的石油生产设施无法给米国的经济输出原油,这对于一贯喜欢发战争财的米国资本家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综合考虑了以上因素后,罗斯福的最终决策就是:既然解决哥伦比亚这个师出有名的国家就可以震慑委墨、保护巴拿马运河,同时又使敌人首尾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