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人性啊人性_大魏武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99章人性啊人性

第(2/3)页

盟出了问题。

  事实上冉明组建了华夏商盟就是借助了商贾的力量。在冉明最初的扩张过程中,除了遵循军事原则,也遵循商业原则,对于境内的财势者采取交换原则,凡是对魏军的展有利者都会让渡政治资源或者物产资源,助其家。以刘原、张询、王成为代表的几大家族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武人与商人的这种互动,军事与商业的这种结合,也是魏国能够在过去几年迅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后来,不甘愿成为商盟老三的王成率先叛变了冉明,与冉智合作。华夏商盟三大元老家族、王氏被吞并瓦解,刘原的商号彻底并入了冉明的私产中。张询的实力也大损,在这个时候,以郑简为代表的士族门阀商号开始快速发展。不过冉明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战前押宝,即是那些在胜负未分之前、魏军窘困万分之中能够给予财力支持者,魏国政权在取得胜利之后才会论功行赏,通常会返还远比其付出为大的资源作为报偿,至于那些在战前踟蹰犹豫,不肯就将宝押在魏军胜利这里,等到胜利之后再来凑热闹的,就比较难在战后分一杯羹获取暴利了。

  造成这样的局面,那就是张询、郑简等超级商贾越来越富,势力越来越强。而那些传统商贾,影响力和实力就会越来越弱。如果不是有了中南开发公司和南洋开发公司,恐怕这些商号都没有了生存空间。

  中国人老祖宗非常聪明,用一句话概括了人性。那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现在阶段,这些天下大势这些商贾看得非常清楚,一旦冉明取得胜利,天下统一。华夏商盟那些顶级越级大商号将会借着政策上的优势快速发展,以十倍或百倍的速度扩张着。这些疏远的家族将会很快被边缘化甚至被吞并。

  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唯一办法还是借助政治力量。借助政策扶持,像当初王成一样,成为新贵。

  得到这个情况,王猛不由得一阵头疼。这些商贾不可怕,因为他们都是有恒产恒业的人,就是跑了和尚也跑不了庙,最关键的还是他们身后的人,那才是真正的可怕。现在邺城官员的串联,不过是风暴来临的前奏。

  “头疼啊,这是想要逼宫啊!”王猛挥退了小关羽,他知道这个事情已经足够了,其他细节问题,就不用问了,因为再怎么问小关羽这个层面的人物还接触不到核心机密。

  这个幕后的人是谁呢?冉操?一个才八岁的小屁孩,冉睿更不用提了,才五岁多。接着排除法很快排除了二人,王猛突然间在脑袋中闪出一个名字,顿时他就惊出了一身冷汗。冉智,别人或许不清楚,王猛却非常清楚,当初他是想利用杨运暗中控制冉智,可是王猛却小看了冉智,结果这个杨运被冉智神不知鬼不觉的干掉了。王猛安插在冉智身边的细作,不是死了,就是叛变了,这让冉智彻底自由了。

  别看冉智当初失败了,不可否认,冉智在政治上比冉明更有优势,他是嫡长子做了九年的太子,培养了大量的人脉关系网络,哪怕冉智虽然消失了一段时间,可是谁也不知道冉智手里还有什么后手和底牌。

  王猛的的眼神黯淡了下来,似乎是想到了往事。要说士族门阀对冉智的政治观点和理念,还是有着先天性的好感,可是冉明却不一样,他重用商贾,又重用寒门,开创学堂,这一切都在润物细无声的改变士族门阀对统治权力的垄断,虽然是冉明采取了温水煮青蛙的渐进方式,但是那些士族门阀中玩了一辈子政治斗争的老狐狸,肯定早就看穿了冉明的真正意图。

  在地利、天时、人和都在冉明这边的情况下,这些士族门阀只得暂时蛰伏。可是一旦给他们机会,他们肯定会跳出来生事。

  现在恰恰是魏国正虚弱的时候,邺城不仅防卫空虚,而且没有可以威慑众臣的大佬。这样最容易出问题了。王猛突然灵光一闪,他随即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魏国前太尉,现太傅申钟。申钟是魏国硕果仅存的开国四十八功勋之一,不过现在申钟已经非常老了。七十多岁的人了,不仅耳聋眼花,就连开个朝会,他也能流着口水睡着。

  王猛虽然不想麻烦申钟,但是没有办法,这个时候必须让申钟站出来威慑宵小。可是还没有等王猛去找申钟,皇后谢道韫已经派大常秋杨环前来通知王猛,紧急入宫议事。

  王猛不敢怠慢,立即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