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议事,问题多_回到明朝做千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4章 议事,问题多

第(3/3)页

备黄宗良管辖的北楼口参将孙

  代州参将李茂雄两人看了自己的上官黄宗良一眼笑不语,便犹豫着没有出声。

  此为山西镇的文官武将们,不过在大同镇的文官武将们那边,场面先期会稍为轻淡些,一干文官们都没有出声只是看着自己的巡抚魏允贞的举动,还有分巡冀北道兵备林道霁的举动。而余者武将们看看自己上官的脸面,也不敢出声。

  不管黄来福将来会怎么样改善武将的待遇及地位过眼下自己头上的兵备们,却是会第一时间将他们整得死死的。

  对于杨方略巡抚的举动,大同镇巡抚魏允贞眼中也是闪过一丝怔然虽然不是很介意黄来福这样一个武人做他的顶头上司,但身为文官的优越感还是有的,他并不愿意开口奉承,只是拱了拱手。

  只有大同镇总兵麻锦与他手下参将麻承勋出言奉承,激来了镇内官员们各色异样的目光,特别是大同镇分巡冀北道兵备林道霁的目光看着他们,更是如)鹰般锐利。

  不过麻锦听从:己弟弟麻贵的劝说,己经决定紧紧投靠在黄来福的身旁,自然是无视这些目光了。见自己的总兵大人都如此,立时间大同镇内的武将们气氛热烈了许多,好几个武将早己决心投向黄来福,此时不顾自己上头的兵备们脸色如何难看,他们是纷纷出言奉承起来。

  这让一干大同各镇兵备们心暗恨,这些丘八,看我们回去怎么收拾他们。

  属下与官见过礼后,双方寒暄过后,接下来就是两镇内各官向黄来福汇报自己份内的工作情况,并向黄来福纳上一系列的政务文册,以供总督府垂询存档。

  黄来福任总督后,由于两镇的军务饷都归他主理,所以相关的事务极多,依大明普通的官员授职到任须知目录,便有祀神、恤孤、狱囚、田粮、仓库、公廨等三十一条,加上现在两镇的军务也是属于黄来福管,所以事务更是繁多。

  最先出来汇报的是山镇杨方略巡抚,黄来福任两镇总督后,他便算是黄来福的司属官员,虽然他的品级与黄来福相差不多,但依大明的官员礼,他却得先向黄来福行两拜礼后,再站着向黄来福汇报工作。

  他作这种举动时,众人都是眼睁睁:看着他,堂堂一镇巡抚,向一武人行两拜礼,这情何以勘啊。杨方略巡抚心下一叹,不过随后他打起精神,什么也不想,仔细向黄来福汇报工作起来。

  杨方略巡抚作为一镇之首,管着山西镇内大小的军务粮饷等,镇内各道的城堡,军马,钱粮,仓储,屯田等物,都是归他管理,自然是事务极多。

  此时黄来福手上己是拿着一份杨方略巡抚摘录的山西镇大小事务文册,他一边仔细看着,一边听着杨方略巡抚的汇报。

  杨方略巡抚提点了镇内的大小诸事,又吹嘘了一阵自己的功劳,特别是宁武道这些年的变化,当然,他也重点提出这其有刘堂生兵备及黄来福以前的功劳,不过他也提出镇内问题极多。

  总体来说,杨方略巡抚提出的问题就是镇内粮饷不足,各处屯田产量稀少,特别是各堡的吃空饷,喝兵血现象严重,比方说万历初年山西镇就统计过。

  镇内兵册上原额有军士五万五千二百余员,后来清点,见额官军只有二万五千余名。原额兵册上有马匹二万四千余匹,见额马驴只有六千五百余匹头,这数目相差太大。

  这己经是万历初年的现象了,现在情况可能更加严重。

  镇内见额兵马不足,战力微弱,不过在兵册上,仍是存在着数万的兵马,这都需要朝中及镇内每年拨下大批的粮饷。

  他这话出口后,山西镇的许多武将的脸色难看起来,连一些兵备脸上也是难看。吃空饷,己经是牵涉到一个庞大的利益网。

  据杨方略巡抚说来,眼下山西镇内数万的将兵及军马中,粮饷,军械,服饰,草料等各样花费巨大,这些缺乏训练的兵马,一年就需要从朝中运来京运年例银二十余万两。此外还有本地省份供应的草料,屯粮米豆等几万石,折色银三十二万余两,此外还有十万余两的盐课银。

  或许杨方略巡抚觉得从朝中运来二十余万两的年例银不觉什么,不过山西省及山西镇本地还要供应高达近五十万两的军费粮饷开支,他却觉得当地民众的负担太沉重了。

  而且这些年晋地灾害不断,百姓们己是承受不住沉重地军队开支,能供应的粮饷越来越少。加上京中运来的年例银虽说定额是二十万两,不过却是经常拖欠。

  特别是这几年,更是一年年的短缺。至于钱额不足更是常事,有时一年能运来十万两年例银己经算是很不错了,这当然不能满足当地军队的需求。

  粮饷问题现在己是成为困扰山西镇上下的大事,放在国朝初时,那时还有许多的屯粮收入,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地的军队问题。如明初时山西镇有屯田地三万三千余顷,合田地三百余万亩,征收的屯粮子粒,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地的军队用度问题。

  眼下镇内各处的屯田,唉,不说也罢!

  杨方略巡抚一点一点道来,黄来福只是点头,并不先期发表自己的意见。

  最新全本:、、、、、、、、、、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