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德黑兰_我的老婆是军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德黑兰

第(2/3)页

条铁路,却是去年时比利时人修建的德黑兰到东北部雷伊农业区的线路。

  比利时在三十年代获得独立地位,此后开始发展煤炭和冶炼工业向工业化国家迈步,去年,比利时侵占了非洲刚果,和中国人一样,比利时属于新的殖民国家,而观其国家政策,在独立时比利时被英国、法国和普鲁士承认的永久xìng中立地位,显然有些名不副实。

  在德黑兰,比利时领事馆与中国领事馆位于同一街区,仅仅隔着一个道口相望。

  德黑兰现今人口十几万,是一个完全伊斯兰化的城市。圆顶的清真寺、四四方方的楼宇、粗漫但韵味十足的穹隆。

  中国领事馆在众多伊斯兰建筑中显得极为抢眼,类似四合宅院,但正殿为三层飞檐式楼宇,五环黄龙旗随风招展。

  此次帝国前来德黑兰的使团,或许用商团来形容更为贴切,十几名中国商人。来德黑兰考察,希望能获得一些矿产的开采权亦或修路权而已。

  在商团中,东方铁路公司的代表最为引人瞩目,这家东方甚至全世界最庞大的铁路巨鳄,其触角无论伸到哪里都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此次前来伊朗的东方铁路公司代表唤作魏定一,也就是当年叶昭在广州巡捕房时的上司,后来因为抓捕凶顽伤了tuǐ,不得不从事文职工作,又被安排进入京师大学的经济系,毕业的时候知道这都是大皇帝的安排。更没想到当年那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年青人原来就是大皇帝。

  魏定一自己成功应聘东方铁路公司,他委实有些头脑,甚得一位高管赏识,在中亚投资部mén担任副襄理,并被遣派来伊朗考察。

  魏定一进入东方铁路后,和马小翠一起觐见过贵妃娘娘,都是当年广州巡捕系统出身,低头不见抬头见。也算是旧识,当然,不管朱丝丝如何谦和,魏定一和马小翠是不敢有任何逾越之举的,唯一令魏定一欣慰的就是。从贵妃娘娘的话里知道,他的新工作,同样是在为大皇帝效力,东方铁路,可能是皇家资产之一。

  来伊朗,魏定一带上了妻杨氏,比魏定一小十几岁,刚刚三十出头的美貌少fù。属于大mén不出二mén不迈的类型,其实早年是魏定一暗恋的大户人家小姐,只是魏定一自觉粗人、下人出身,自惭形秽,一直也不敢表lù心意。

  后来杨氏所嫁纨绔败了家,她前夫更死在了大烟馆,魏定一这大起胆照顾其生活。其实那时候魏定一已经高居广州巡捕某分局局长,杨氏却成了破落户家族的寡fù,可魏定一还是觉得自己配不上她。

  后来两人终于结为连理,这些年下来,魏定一走南闯北。见识何等广博,更méng大皇帝召见过。杨氏却渐渐成了落后时代的封建fùnv,只是样貌美丽而已,但魏定一对其宠爱却不曾稍减,此次来伊朗,怕要三两个月能回,遂带上了妻,免得其闷在家中无聊。

  这不,一大早,这对儿伉俪就出了使馆逛街,只是杨氏虽然放了足,但走了一会儿,还是微微有些气喘。

  “脚疼了吧?”魏定一就指了指街旁林立店铺中一家烤ròu店,说道:“去里面坐会儿。”杨氏温顺点头,她实在很感jī丈夫,也从来没想到自己后半生会得到上天眷顾,赐予这般幸福生活。

  跟在魏定一身边的,除了bō斯语通译,尚有三名年青文员打扮的人,其中两名是魏定一所管部mén的下属,一名具有公司警卫身份,但在海外,他们是人人佩枪的,这些常年在外跑的雇员,稍一组织便是所谓的“武装商团”。

  德黑兰的烤ròu店,千篇一律,都是用ròu沫烤出的ròu串或者jī块ròu串。

  今日这家烤ròu店,有几名西洋人物,说得是荷兰语,加之此处距离比利时领事馆极近,估计他们都是比利时人。

  bō斯语通译张宝忠略懂几句荷兰语,小声跟魏定一说了,魏定一自不在意,与妻坐在了靠窗位置,几名青年男坐了旁边一桌,又由通译要ròu串和nǎi茶。

  看着临街稀稀疏疏的三两行人和临街伊斯兰建筑,魏定一翻开了手头的小本,来到伊朗想获得一些铁路项目,便不能不对本地文化习俗有深入的了解。

  而同德黑兰政权打jiāo道,就不能不碰触到宗教,现今白教被德黑兰认为是异端,尤其是因为二十年前的巴布教起义至今余音犹在。

  二十年前,伊斯兰巴布教派发动了推翻伊朗恺加部落建立的德黑兰政权的起义,巴布教创始人自称“巴布”,在阿拉伯文和bō斯文中便是信仰之mén的意思,巴布宣布废除一切统治阶级的特权和sī有制,应该平分公共财产。他宣称男nv是平等的,应保护fùnv的权利。这显然是巴布教关于社会改革的一篇宣言。赢得了城乡下层人民的热烈欢迎。农牧民、手工业者、小商贩和下层máo拉纷纷参加巴布教,最后发展为轰轰烈烈推翻德黑兰政权的战争。

  虽然巴布教起义被血腥镇压,但德黑兰政权仍然心有余悸,宣布巴布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