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五大优势_大周内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22章 五大优势

第(2/3)页

赚取。

  驿站的活多,赚的钱多,便可以发的多。如果不干活,没人光顾,只靠朝廷拨付的这点,那就生活的寒酸点。

  随着时间推进,朝廷可以逐年递减拨付的钱粮,最终实现多数驿站的……

  公孙剑提醒道:“收支平衡!”

  是的,不止是收支平衡。小的测算过,几乎所有驿站都设在官道旁边,要么就是入城后最显眼的位置,如果敞开面对所有百姓,只要价格合理,客流量会非常大,每年都可以赚大笔的银子,到时便可以按比例向朝廷缴税。

  公孙剑问:“还有吗?”

  李自成笑了,有一种早知道你会问的神秘感。

  “哪怕驿站不赚钱,大周朝廷需要驿站。”

  公孙剑懂他的意思,所谓朝廷法令,其实只能下发到县令一级,再朝下几乎没有太大的约束力,大周朝的各地基本还是乡绅自治,有决议不断的才会去县衙告状。

  那么,驿站就起到了朝廷驻地方基层办事处的职能,如果说官府层面像是一条大动脉,那么驿站就是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看起来不重要,似乎破了也只是流点血,过会自己会愈合,完全动摇不了国家的统治。其实,毛细血管才能通往身体的各个角落,才能让一个人感觉到心脏跳动的节奏。

  大周朝要想将视角遍及各个乡村,唯有驿站一种途径。

  换句话说,大周朝的长治久安,最根本的层级不是县衙,不是乡绅,而是遍布各处的驿站。

  从这个角度来说,驿站非但不能裁撤,反而应该加强。

  只要运用得当,驿站将是朝廷维持稳固统治的基石。

  话说到这里,公孙剑对平时沉默寡言的李自成刮目相看,甚至有了放他出去大展拳脚的想法。

  刘文炳好说歹说,总算让皇帝“淡忘”黄丙才的事情。

  他能看出来,皇帝对黄丙才的父亲黄立极不满意,极有可能在近期更换内阁首辅的人选。

  皇帝之所以还在迟疑,大概源于没有太合适的接替人选。

  按理说袁可立挺合适,可是辽东同样需要他,在女真人被剿灭之前,袁可立的位置暂时动不了。

  ?小承宗有大才,可他向来是有派系的,有一帮子走的很近的人,而皇帝不喜欢别人拉帮结派,尤其是内阁首辅这样的高官。

  徐光启倒是称职,但是皇帝认为,科学更需要他,大周朝的未来还需要他帮忙开启,内阁首辅的位置会束缚他。

  怎样才能找到一个老成持重,同时还能替君分忧的人昵?

  刘文炳帮着皇帝一起想,却总是摇头。

  按照内阁里的排位顺序,内阁次辅不是钱龙锡,应该是李国普,这位先生性情刚烈,倒是非常能干活,就是脾气臭了点,做事情风风火火,谁的面子都不给,说好听了叫嫉恶如仇,难听点就是性情暴躁,情商低。

  接下来是钱龙锡,正在主持江南的经济发展,同样是一个重要岗位。

  然后是文震盂,皇帝亲口承认的先生,关系近的没话说,只是略显迂腐,不太懂的变通。

  后面还有个苏茂相,从户部提拔上来的,在内阁中最没有存在感。

  这个顺序是朝堂上默认的,皇帝可从来没说过,谁排第二谁排第三。

  在他看来,钱龙锡和苏茂相没什么分别,他们都是内阁的阁老。李国普和文震盂也是一样的,哪有什么内阁次辅的说法?

  一旦黄立极致仕,这四位谁会成为内阁首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