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北周立国_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一十六章 北周立国

第(1/3)页

  脱胎于东魏的北齐,与西魏同时兴起,但两国后来的发展际遇迥异,最大的不同就是高欢早逝,而宇文泰长期掌权。

  高欢去世时也不算太年轻,但宇文泰更有优势,他比高欢小十岁,正当壮年,身体也一向康健,得以在关中大施拳脚。

  王朝的奠基人和继承人的影响力当然不可同日而语,高欢的后辈就算再英明神武,也绝对比不上宇文泰,同样的,假设宇文泰先于高欢死去,宇文家的子孙再有领袖气质,终究也不是高欢的对手。

  这种事非人力能干涉,一切结果早在高欢去世时就已注定了,只是高洋的暴虐加速了这一进程。

  高欢死后,短期内,东魏勉强守成,而西魏在宇文泰的带领下,一路高歌猛进,国家基础越来越坚实,此消彼长间,高下立判。

  当然这些论述都是以“马后炮”的姿态展开的,在确知结果之后,才能对产生结果之前的形势进行貌似明智的分析,当时的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他们的未来会如何演变。

  宇文泰也不例外,他只是努力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根本不知道几年后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更料想不到自己苦心经营的事业,到最后却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抛开结果不论,宇文泰能驾驭那么多盖世豪杰,并在关中那么多年都岿然不动,已是莫大的成就,在同时期无人与之匹敌,放眼整个两晋南北朝,对手也屈指可数。

  个人魅力固然重要,儒教也在西魏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在佛教广播的大背景下,宇文泰仍能倾心儒学,对国家稳固起到很大的帮助。

  有关儒学适合治国的道理,早在之前的章节中便介绍过了,此处不再赘述。

  因为西魏在名义上仍是元氏政权,所以元家和宇文家的矛盾是一直存在的,而且宇文家越是强势,元家的怨恨就越深刻,551年3月6日,45岁的元宝炬逝世,13岁的太子元钦继位,小皇帝远比其父张扬,一旦熟悉了自己的处境,立即准备脱离宇文泰的控制。

  元宝炬经历了北魏分裂,又经历了元修惨死,早就被时局磨平了棱角,因此在位近二十年都安分守己,踏踏实实地当一个傀儡,没有掀起任何波澜,而这也是他得以活到自然死亡的最重要原因。

  元钦不信自己的命运,坚持认为应该起来反抗强权,所以注定命途多舛。

  554年初,元钦已长到16岁,与左右亲信和元室宗亲们密谋诛杀宇文泰,临淮王元育和广平王元赞流泪劝阻,元钦都拒不接受。

  宇文泰的儿子们到目前的出镜率并不高,多数没什么政治经验,年纪也不大,侄子章武公宇文导和中山公宇文护倒是可以独当一面,但都远离京师,出去主持军事重镇,元钦认为自己还是有一定胜算,但他不知道宇文泰的的几个女婿也并不好对付。

  总司令官、清河公李基是李远的儿子,义城公李晖是李弼的儿子,常山公于翼是于谨的儿子,分别控制皇家禁卫部队,这三人都是将门虎子,同时也是宇文泰的女婿,无不对宇文泰忠肝义胆,元钦的一举一动,他们都了若指掌。

  宇文泰终于做出决定,把元钦囚禁在雍州政府官舍,让元钦的叔叔、齐王元廊当皇帝,元廊本年不过18岁。

  元钦做出这种事,到底不为宇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