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宫城沦陷_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零二章 宫城沦陷

第(1/3)页

  各地勤王军仍在不断向建康推进。

  月14日,湘东王萧绎派世子萧方等,率步骑兵一万人,增援建康,等到萧方等出发,又派竟陵郡长王僧辩,率水军一万人,满载粮食,顺汉水东下。

  在侯景入京之前,萧衍曾征召衡州督导官韦粲(韦黯的侄子),到朝中出任总顾问长,而让州司令官、长沙人欧阳頠,暂时接管衡州。

  韦粲走到庐陵时,就听到侯景叛变的消息,立刻整顿部属,挑选精锐士卒五千人,加倍速度行军,增援建康。

  但侯景的行动异常迅速,很快渡过长江,并占领建康,而韦粲才刚走到豫章,意识到形势严峻,立即拜访豫章郡长刘孝仪商讨对策。

  刘孝仪特别设筵款待他,席间对他说:“果真有这种事,中央一定会有指令,怎么可以随便相信道听途说而轻举妄动,恐怕事情真相不是如此。”

  韦粲刚刚端起酒杯,听到刘孝仪如此说,立即把酒杯摔到地上,怒道:“盗贼已渡过长江,下一步就是逼上宫门,水陆交通全都阻断,哪里来的正式消息,如果中央没有指令,我们难道就安心坐在这里,韦粲今天没有心情饮酒!”愤然离席,飞马出城部署。

  就在这时,江州督导官、当阳公萧大心,派使节寻找韦粲,韦粲于是改道去见萧大心,并呈上自己的见解:“长江上游的军事重镇江州距离建康最近,以常理推断,殿下的勤王军应走在其他勤王军之前,但寻阳位居长江枢要,不可以没有统帅镇守,而今应该扩大声势,把指挥部移到湓城,派遣副将军率军追随在我后面,已经足够。”

  萧大心同意,于是派大营军事参议官柳昕,率军二千人,追随韦粲的舰队出发。

  韦粲抵达南洲后,表弟、司州督导官柳仲礼(柳津的儿子),也率步骑兵一万余人,抵达横江,韦粲立即供应他粮食武器,并把自己的财产散发给司州士卒。

  韦粲作为韦睿的孙子,在国内颇有名望,而柳仲礼背后的河东裴氏更是一支大族,其父柳津又在中央任职,所以二人都极具号召力。

  西豫州督导官裴之高也属河东裴氏,得知韦粲和裴仲礼东下,也从张公洲派船迎接,再加上猛将军李孝钦、前司州督导官羊鸦仁、南陵郡长陈文彻,一起组成联合兵团,前往建康勤王。

  既已组成联盟,免不了选一位盟主,半道上由韦粲引头,推举柳仲礼当总司令官,同时把这项决定通报下游各处勤王军。

  其他人倒是没什么意见,裴之高自觉年纪和官位都高过柳仲礼,所以不想屈居柳仲礼之下,所以意见一时不能统一。

  韦粲特意前往裴之高的大营劝说:“大家同赴国难,目的在于铲除盗贼,之所以推举柳仲礼,因他长久以来,捍卫边疆,侯景从前就对他畏惧,而且柳仲礼人马都是精锐,再没有军队比他的更好。

  如果要论地位辈份,他都在我之下,就是年龄,他也比我小,但是为了国家着想,不能计较这些。

  而今皇上和太子身处险境,盗匪来势汹汹,将领们一定要和睦,如果各人坚持各人的想法,不能团结,大事就会一去不返,裴公是政府元老,怎么可以为了一点私心,阻挠大计,你如果非坚持跟众人不同,大家的刀枪,恐怕将集中新的目标。”

  裴之高顿觉羞愧难当,流泪致歉,于是答应推举柳仲礼当总司令官。

  宣城郡长杨白华,也派儿子杨雄,率郡政府军加入勤王大军,各路人马从四面八方陆续抵达,总共有十余万人,沿秦淮河南岸树立栅栏。

  事关国家存亡的大战即将打响。

  侯景让人逮捕了裴之高的弟弟、侄子、儿子、孙子,在长江东北岸,用铁链锁在一起,一字排开,把烹刑用的大锅和刀锯,分别陈列在他们身后,然后隔河向裴之高喊话:“裴公如果不投降,今天就把他们活活煮死。”

  裴之高一时悲愤难当,下令神射手向亲属们射箭,总算让侯景放弃叫嚣。侯景又率步骑兵一万人,在后渚挑战,韦粲力劝柳仲礼闭门不理,侯景只好向后撤退。

  除夕当晚,柳仲礼下令全军进入紧急状态,准备第二天黎明攻击侯景,特别让韦粲守卫青塘,因青塘是石头城南下要冲,侯景军一定全力夺取,又加派值阁将军刘叔胤协防。

  549年春节凌晨,柳仲礼把大营自新亭迁到大桁,正式部署作战。

  适逢大雾弥漫,韦粲迷失了方向,好不容易抵达青塘,赶紧构筑营寨,还没有完成,天色已亮,侯景军远远望见,立即率精锐士卒发起猛攻。

  韦粲让带兵官郑逸迎击侯景,另让刘叔胤切断侯景的后路,可惜刘叔胤胆怯,不敢前进,致使郑逸孤立无援,大败而回,侯景乘势追击,直扑韦粲大营。

  眼看侯景大军逼近,韦粲左右侍从赶紧拉着他逃走,韦粲执意不动,让其他人全都撤离,只留下自家子弟指挥作战,终因寡不敌众,全部战死。

  阵亡名单有韦粲,韦粲的儿子韦尼,韦粲的弟弟韦助、韦警、韦构,韦粲的堂弟韦昂,一家人几乎死绝,亲戚被杀的也有数百人,颇为悲壮。

  柳仲礼正在吃早饭,得到青塘会战的消息,立即扔下碗筷,披挂铠甲,亲率部队飞奔救援,毕竟晚了一步,但士卒由此变得激愤有力,大获全胜,杀数百人,侯景军被逼迫落入秦淮河淹死的更多。

  混战中,柳仲礼的长矛几乎刺到侯景,侯景的将领支伯仁从后追上,一刀砍中柳仲礼的肩膀,柳仲礼当场跌落马下,被侯景军团团围住。

  值此千钧一发之际,勤王军骑兵将领郭山石及时赶到,冒死把重伤的柳仲礼抢救出来,会稽人惠荐,又用嘴吸出他伤口的脓血,终于保住他一命。

  侯景历经九死一生,再不敢到秦淮河南岸挑衅,而柳仲礼险些送命,也彻底丧失斗志,不敢再提战斗,但他的名气倒是响誉全国,邵陵王萧纶、东扬州督导官临城公萧大连、新淦公萧大成,全都在大桁以南筑寨,一起尊奉柳仲礼为总司令官。

  正月8日,湘东王世子萧方等和将领王僧辩到达建康,几天后,高州督导官李迁仕、天门郡长樊文皎,也率援军一万,到建康赴援。

  至此萧梁的勤王大军基本集结完毕,成就如何,还需时间印证,但内讧的本事倒是很快就见分明。

  随着勤王军规模扩大,柳仲礼的态度越发傲慢,看不起其他将领,邵陵王萧纶每天手拿马鞭前往营门报到,柳仲礼总要让他等很久,才肯接见,因此与萧纶及临城公萧大连结下仇恨,而萧大连与永安侯萧确也不和睦,各军互相猜忌。

  因为大军人员复杂,分属多个小集团,所以军纪混乱,抵达建康后,建康人民都满怀期待来迎接,可是勤王军一过秦淮河,立即放纵士卒烧杀淫掠,人民大失所望,侯景军中原本有人想作勤王军内应的,结果听到这种事,最终也打消了原意。

  这一情况让接下来的战争充满了悬念,虽然勤王军规模庞大,但能否发挥真正的战力,令萧梁民众生疑。

  此刻无论政府还是民间,大家唯一肯定的似乎就只有一件事——灾难全由朱异而起。

  侯景之所以叛变,并且如此顺利围攻皇城,朱异当然起到了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他其实也是受害者,无时无刻不在悔恨中度过,而又上了年纪,终于在正月4日这天,溘然病逝。

  按照旧例,以朱异的官职是不应被追赠官位的,但萧衍爱他如此,特别追赠他当右副行政长官。

  “罪魁祸首”虽死,但灾难远未终结。

  宫城与援军之间断绝消息很久,一个叫羊车儿的建议用纸作成飞鸟形状,用长线拴住,把皇帝指令写在上面,然后顺风放起,希望能送到勤王军手上,上面用大字标出,只要把这个纸鸟送给勤王军的,赏银一百两。

  这个办法一经提出,宫中人士全都振奋不已,太子萧纲到太极殿前,利用西北风亲自放飞纸鸟,但都被侯景军用箭射落。

  勤王军也努力悬赏征求把奏章送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