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闹建康_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闹建康

第(1/3)页

  月22日,侯景渡江的消息传开,萧衍紧急下令建康进入戒严状态。

  侯景登岸后,首先派一支军队奇袭姑孰,生擒淮南郡长、文成侯萧宁,很快又攻克南津,一路所向披靡,沿途梁军闻风丧胆,或逃或降,颇为狼狈。

  太子萧纲发现事态紧急,全副武装进宫面见萧衍,请示应敌谋略,萧衍正感心烦意乱,告诉他:“这是你自己的事,岂不是多此一问,内外军政,全交给你。”

  萧纲虽然也年近半百,但因为南方久无战事,所以历练的机会并不多,突然被告知总揽全局,心里还是有些慌张。

  不只是他慌张,城内军民全都诚惶诚恐,倒不全因为害怕未知的敌人,还有个最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大军都已外调,城防空虚。

  雪上加霜的是,中央至今不知道萧正德已经叛变,萧纲还把他安排在了朱雀门镇守。

  就在当天,侯景挺进到慈湖,建康城瞬间陷于混乱,皇家大道上的百姓互相攻击抢劫,街巷全被切断。

  萧衍坐不住了,因为平民百姓无人肯应募当兵,所以下诏赦免东西郊铁厂、皇家御库房造币厂的所有苦工,以及建康监狱囚犯,从中选拔应敌的猛士,另任命京畿卫戍总司令、宣城王萧大器,当首都中军区司令长官,让羊侃让军师将军,充当副司令长官,南浦侯萧推,守卫东府,西丰公萧大春,守卫石头,轻车将军府秘书长谢禧,始兴郡长元贞,守卫白下,韦黯与首都西区卫戍司令官柳津,分别守卫宫城各门和各殿堂,又把各部所有公款全都集中德阳堂,供应军需。

  萧家大字辈的几个人都是萧纲的儿子,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序分别是萧大器、萧大临、萧大春。韦黯一早发现不对劲,就逃回建康了。萧推是萧秀的儿子,柳津是柳仲礼的父亲,

  10月24日,侯景大军抵达板桥,为侦察首都城中的防卫情况,假意派徐思玉晋见萧衍,诈称二人已分道扬镳。

  萧衍得知徐思玉弃暗投明,第一时间接见了他,并详细询问事变的始末,徐思玉眼看萧衍满脸期待的状态,知道这个菩萨皇帝已经中计,想不到计划进行如此顺利,于是临时改变思路,准备找机会刺死萧衍,便表示有机密事务需要单独奏报。

  萧衍迫切想知道击退侯景的策略,几乎想都没想就准备让官员和左右侍从全部退出,立法院立法官高善宝当即劝止:“徐思玉从贼窝里出来,所说真假,难以证明,怎么能留他一个人单独停在金殿。”

  朱异坐在一旁,插嘴说:“徐思玉怎么会是刺客。”

  但萧衍却由此警觉起来,便表示在场都是亲信,让徐思玉但说无妨。

  徐思玉既无法与萧衍单独面对,便胡乱说了些没用的消息,退出之后才呈上侯景的奏章:“朱异等人专权弄势,请允许我率武装部队,进京朝见,肃清君王身旁的奸邪,我一片赤诚,日月可鉴,可派明白事理的立法官出来听取我的陈述。”

  朱异和萧衍一起看了侯景的奏章,当看到自己的名字,不禁虎驱一震,萧衍也忍不住看他一眼,但并没有多说什么,为了挽回局面,只好答应侯景,派两个“明白事理”的官员前往谈判。

  立法院立法官贺季和图书管理员郭宝亮算不算是明白事理,根本没人关心,总之由他二人跟随徐思玉一起前往板桥听取侯景的陈述。

  侯景煞有介事地面向北方接受圣旨,贺季传达萧衍的口讯,问他:“你这次军事行动,目的是什么?”

  侯景异常平静地回说:“当皇帝。”

  贺季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毕竟侯景还是一副卑恭屈膝的模样,像极了一个忠臣良将,但说出的话却与本身的状态相差十万八千里,这种反差何止令人震惊,更加嘲讽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