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克制再三_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八章 克制再三

第(2/3)页

的大背景,想被人忽略都难,稍微有点才华就更惹眼了,可惜王俭英年早逝,几年后就死掉了,不然应该能在后来的乱局中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

  王晏也属琅邪王氏,但与王僧虔不是同一支,才华也有限,之所以受到器重,是因为高超的谄媚工夫,在萧赜没有称帝前,担任萧赜的秘书长,极力地奉承长官,后来萧赜称帝,顺理成章地把他提拔为心腹重臣。

  茹法亮比王晏更会来事,虽是小吏出身,但把领导侍候好了,就是可以手握大权,牢牢掌控郡县长的升降调补,各地的贿赂每年多达数百万之多,他曾经在大庭广众下放出豪言:“何必靠那一点俸禄过活,就在这个大门里面,一年轻轻松到手一百万。”

  王俭曾向萧赜反映,但萧赜认为这种人好管控,并不予处理。

  柳世隆是柳元景的侄子,柳元景被害后,他也受到牵连,仕途失意,后来参与讨伐刘子业,重回朝中任职,并在地方当差时结识了萧赜,成了好友,萧赜上位后,果断把他提拔进中央。

  李安民参与了代宋的多数战役,虽无大功,好歹混个脸熟,加上先前的告密之功,受到重视也在情理之中。

  陈显达这些人都是元老级名将了,为萧齐立下汗马功劳,不管哪个皇帝上位,都绝不能忽略他们的力量。

  似乎“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真的成了一则真理,大到国内外,小到家内外,都概莫能外。

  就算是普通百姓,有时也会觉得亲人不如外人值得托付,萧赜虽是一国之君,也有样的感慨,宁愿宠信茹法亮那种小人,对于自家兄弟却总是不能做到心无旁鹜。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当事人,只因越是关系亲近,越是放得开,很少能保有起码的互相尊重和敬畏。而正因关系亲近,当事人遇到这种情形,往往就觉不能理解,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不能像外人那样可以设身处地地进行体谅。

  萧嶷之所以会被重视,与早期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包括联合对抗父亲、全力协助称帝、等等,后来处事也是如履薄冰,但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觉悟。

  萧道成临终时,曾特别嘱咐萧赜,要让萧晃留在京师或京师附近任职,不要派到偏远的地方,同时告诫说:“宋国如果不是骨肉互相残杀,别人怎么能乘机兴起,你们要引以为戒。”

  类似的话,几乎每个朝代的开国君主都会说,然而后来若干年后也总是会发生萧墙之乱,这是个怪圈,古往今来的统治集团都在圈子里难以跨出半步。

  萧赜这一代还是不错的,虽做不到苻坚那样宽宏大度,但也并没有步刘宋皇帝的后尘。

  月1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