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流氓皇帝_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七章 流氓皇帝

第(2/3)页

直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坐在皇位上,能否长久却是未知。

  ('gad2;} h(ex){}  杨运长和阮佃夫等人,都打算长期掌握权力,自然不希望年纪大、有德行的君王出现,所以秘密打算除掉除刘景素,刘昱娘舅家的人也视刘景素为眼中钉。

  国内风向已变,刘景素的心腹将领都劝刘景素发动政变,先下手为强,刘景素颇为心动,但并没有立即响应。

  本年底,还没等到新一轮的内乱真正爆发,效忠于杨运长的防閤将军王季符,单人匹马逃奔建康,诬称刘景素谋反。

  杨运长立即就要出军讨伐,袁粲和萧道成竭力反对,而刘景素很快就派世子刘延龄回建康表达忠心,中央于是把王季符贬斥,同时免除了刘景素的镇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的加官。

  此事让杨运长极为愤怒,对刘景素更加恨之入骨。

  同时也让刘景素更加警觉,和军事总参议官殷沵、大营军事参议官垣庆延、军事参议官沈颙等人密谋自保之计,并派人来往建康,寻访结交有才能和实力的人,冠军将军黄回、游击将军高道庆、辅国将军曹欣之、前军将军韩道清、外籍兵团指挥官郭兰之、羽林禁军指挥官垣祇祖,先后与刘景素秘密结盟,其他在建康失意的军人,也都归附刘景素。

  当时刘昱特别喜欢独自出宫游逛,而且往往远去荒郊野外,曹欣之打算占领石头,趁刘昱再次独自外出时,发动政变。

  韩道清和郭兰之还去游说萧道成,萧道成果断拒绝了,但承诺绝不泄露此事。

  除非他是傻的,坐山观虎斗并能混水摸鱼的大好机会,岂能放过,送走韩郭二人后,萧道成立刻找到杨运长和阮佃夫,声称刘景素即将发动政变,让他们加紧防备。

  双方默默对峙半年之后,476年7月1日,垣祇祖率数百人从建康逃到京口,宣称京师已经大乱,力劝刘景素火速前往接收,刘景素信以为真,于是就在当天起兵,读书人和平民有数千人响应。

  消息传至建康,中央政府立刻派骁骑将军任农夫、领军将军黄回、左军将军李安民,率领陆军,右军将军张保率领水上舰队,同时出兵讨伐。

  这时萧道成已发现黄回有二心,于是又加派南豫州督导官段佛莱,担任总司令官,防范突发事件,他自己则驻防玄武湖,由儿子萧赜镇守东府。

  刘景素打算切断竹里,抵抗朝廷军,垣庆延、垣祇祖、沈颙等人,都说今年天气热得早,朝廷军远道而来,一定困乏,只需坐等敌人到城下,以逸待劳,定能一战取胜。

  然而朝廷军很快抵达,并大量纵火焚烧附近的城市村落,声势浩大,垣庆延等人互相观望,谁也不敢发动反击,斗志全无。

  黄回眼见盟友这么不靠谱,身边又有段佛莱的监视,瞬间放弃了效忠刘景素的念头,刘景素的其他内应也都临时变节。

  于是接下来的战争变得毫无悬念,朝廷军一路所向披靡,于7月8日,顺利攻克京口。

  黄回为了表达忠诚,抢先冲入城内,因自己曾有不杀亲王的誓言,所以把刘景素交给殿中将军张倪奴,张倪奴当场就把刘景素和他的三个儿子斩首。

  这场闹剧便就此草草收场。

  黄回之前立有大功,现在又及时回头,所以萧道成并未追究其罪责,但高道庆等人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被迫自杀谢罪。

  有时候适当的危机能让当事人保持清醒,不致误入歧途,而在没有危机的时候,就锻炼自己一种危机意识,也有类似的成效,但若当事人既无危机意识,眼前又没了值得担心的危机,那便容易发生些小故事了。

  沈攸之有张敬儿监视约束着,上游短期内并没有值得建康朝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