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寻阳谢幕_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八章 寻阳谢幕

第(1/3)页

  

  气急败坏的邓琬开始拿敌人的家属开刀了。

  北部战场上的重要人物——建康朝廷辅国将军萧道成,对寻阳军造成不小的困扰,其长子萧赜在南康郡赣县当县长,刚好就在寻阳势力范围,邓琬派人发动突然袭击,把萧赜逮捕,暂时投到监狱等候处置。

  萧赜有个门客桓康,遭此变故,迅速带人扮成了挑担的苦力,护送萧赜的妻子裴氏和萧赜的两个儿子萧长懋、萧子良,逃到山中避难,然后与萧赜的同族萧欣祖等人,集结门客壮士一百多人,袭击郡城,并成功攻破监狱救出了萧赜。

  这些门客多是武林中人,战斗力果然非同凡响。

  南康郡长沈肃之本来率大队人马展开追击,萧赜下令门客反击,轻而易举地把沈肃之活捉,萧赜于是自称宁朔将军,就在赣县聚集部众,起兵反抗寻阳政权,与安成郡长刘袭,互相呼应。

  邓琬大为愤怒,立即任命中央军事总监殷孚为豫章郡长,督导赣江上游五个郡的兵力防御刘袭。

  此时东西的争斗已进入白热化,因为在所有人看来,大局即将迎来安定,所以拼命证明自己的立场。

  衡阳郡长王应之聚众起兵,宣布响应建康,袭击湘州总部行政官何慧文所在的长沙。

  双方的兵力都算不上雄厚,但却实实打了一场异常血腥惨烈的战役,因为其中牵涉到了一项典故——斗将。

  所谓斗将,即两军对垒,先由各自选出的猛将进行pk,然后才开展更大规模的交锋,其实在许多战争中都有出现,但史书记载的并不多。

  王应之与何慧文为了提升士气,就毅然选择了单独决斗。

  在一众士兵的围观下,王应之砍伤何慧文八处,而何慧文带着浑身的鲜血,奋然砍断了王应之的一只脚,并最后赢得这场pk,把王应之斩首。

  广州的始兴人刘嗣祖等人,也占领郡城响应建康朝廷,广州督导官袁昙远,派他的部将李万周前往讨伐,刘嗣祖欺骗李万周说:“寻阳已经陷落,战乱已经停歇,你我以后当是同朝之臣,还争个什么劲。”

  李万周信以为真,回奏袁昙远,袁昙远果断痛骂他一顿,责令火速平定叛乱,不然小命不保,李万周一怒之下,回军袭击番禺,生擒袁昙远,将其斩首。

  消息传到建康,刘彧十分欢喜,任命李万周为广州总部行政官。

  从最初全国响应刘子勋,一直发展到此刻,各地纷纷倒戈,转而支持刘彧,足见天下大势当真没什么定数可言,所有人心和机遇、挑战等等,全都是浮动的,一个人可以平地而起,也可以轰然倒塌,一个团体可以瞬间包揽全局,也可以陡然失掉所有。

  青州、广州之外,仇池的氐人们也树起了响应建康的大旗。

  武都王杨元和先前把总部设在白水,因为力量微弱,不能维持生存,所以抛弃部众,投奔北魏,杨元和的堂弟杨僧嗣便取而代之,自称武都王,把总部迁到葭芦,等到邓琬气数将尽,立刻表明立场,率氐族各部落切断寻阳政权西上的道路,派人从小路奏报建康朝廷。

  刘彧当然还是不免进行一番封赏,任命杨僧嗣为北秦州督导官,正式封其为武都王。

  与此同时,建康军与寻阳军仍在浓湖对峙。

  双方迟迟不能决出胜负,建康方面龙骧将军张兴世提议说:“盗贼盘据上游,军力强大,地势险要,我们阻止他们前进的力量有余,而消灭他们的力量不足,如果派出数千奇兵,包抄到他们的背后,在险要地方筑城布阵,乘机发动进攻,将使他们腹背受敌,进退两难。敌人上游既被我们切断,粮食供应一定艰难,这是克制盗贼的奇妙策略。钱溪长江两岸,最是狭窄,而又距大军不远,水道曲折湍急,船只经过,必须紧靠岸边,那里又有天然港口,可以停泊,只需千人把守,能挡万人通过,其他要害地方,都不能超过此地。”

  沈攸之和吴喜都表示赞成,就在部署作战时,寻阳政权司州督导官庞孟虯,从义阳率军增援据守寿阳的殷琰,建康朝廷辅国将军刘勉派人前来大营求救,声称情况十分紧急。

  建安王刘休仁打算派张兴世率军援助刘勉,沈攸之反对说:“庞孟虯的部队,像一群蚂蚁般毫无作为,另行派一位将领,交给他步骑兵数千人,足可以把庞孟虯制服,而张兴世正担负此次决战的重任,是安危成败的关键,决不可临时外调。”

  刘休仁于是让段佛荣率军增援刘勉,另选拔战士七千人、轻快小艇二百艘,配给张兴世。

  张兴世就带着这二百艘轻装小艇,率领战士们逆流而上。

  寻阳政权豫州督导官刘胡听到消息,根本没把张兴世放在眼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