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元凶伏诛_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二章 元凶伏诛

第(2/3)页

励建康的士气。

  ('gad2;} h(ex){}  但刘劭不同意,只想固守而已,一直拖到讨逆军休整完毕,才意识到已经避无可避,开始后悔不已,亲自登上朱雀门的城楼上督战,让萧斌领军,褚湛之率舰队,与鲁秀、王罗汉、刘简之的部队,共计一万人,大举攻击新亭。

  双方真正意义上的交锋终于来了。

  柳元景下令全军:“战鼓擂得太多,声势容易衰退,呐喊时间太久,力量容易枯竭,你们只管不动声色,竭力苦战,听我的鼓声指挥。”

  刘劭身边留下来的将士,无不为了贪图重赏,值此大战,个个殊死搏斗,柳元景不敢大意,下令全军迎敌,只剩几个人在后方发号施令,硬是扛过了朝廷军的数波猛攻。

  鲁秀眼见久攻不胜,恐惧之下击撤退鼓,刘劭也担心败阵,紧急下令撤退,以避其锋芒。

  就是这一间隙,柳元景紧抓机会,大开营门,向刘劭军发起突击,刘劭军斗志不能持久,力量全都用尽,刚一接触,瞬间崩溃,死伤无数,尸体堵塞河道,涧水溢出两岸,刘简之战死,萧斌受伤,刘劭灰头土脸地逃回宫中,鲁秀、褚湛之、檀和之一起南下投奔敌人。

  此战过后,建康城中军民全都心向城外,刘劭万般焦虑,却又束手无策,于是玩起了老把戏,用皇帝御用的辇车,把蒋侯庙中的神像搬到宫**奉,向神像反复叩头,乞求转机,任命另一个苏侯庙中的神像为骠骑将军,任命刘濬为南徐州督导官,与南平王刘铄一起主管朝廷机要。

  刘铄不是傻子,本来不必要和刘劭纠缠这么久,只因他平时对刘骏十分轻视,而此番讨逆军竟是刘骏领导,所以他终究不能鼓起勇气出城。

  4月26日,刘骏抵达新亭,这时大局基本已经确定,以最高统帅刘义恭为首的群臣,纷纷上疏劝进。

  建康当局的散骑顾问官徐爱,听说此事之后,自觉一身本领终于有用武之地了,向刘劭撒谎说要策反刘义恭,得到允许后,一路狂奔投效刘骏。

  刘骏的总部仓促间创立,没几个人知道相关法令规章,而徐爱最熟悉,刘骏便任命他为祭祀部秘书长,拟定登极礼仪。

  4月27日,刘骏正式即位,大赦天下,普通文武官员升一级,参与讨逆的官员升二级,任命最高统帅刘义恭为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主管中央政府六部事务,兼南徐州督导官。

  与此同时,刘劭也不甘示弱,登上金殿平台,再度封皇子刘伟之为太子,大赦天下,但刘骏、刘义恭、刘义宣、刘诞等人不在此列。

  此举已流于笑柄,丝毫不能扭转失败的局面。

  另一方面,刘骏继续擢升官员以彰显恩德,任命南谯王刘义宣为立法院副总立法长、丞相、主管六部事务,兼京畿卫戍总司令,随王刘诞为首都卫戍司令官、开府仪同三司,兼江州督导官,沈庆之为领军将军,萧思话为政府左副行政长官,王僧达为政府右副行政长官,柳元景为高级咨询官、兼首都东区卫戍司令官,宗悫为首都西区卫戍司令官,张畅为政府文官部长,刘延孙、颜竣为高级咨询官。

  5月1日,车骑将军臧质率雍州民兵二万人抵达新亭,豫州督导官刘遵考派将领夏侯献之率步骑兵五千人进抵瓜步,两路人马一同向建康合围。

  在此之前,刘骏派宁朔将军顾彬之,率军前往东方增援刘诞,刘诞则派军事参议官刘季之,率军与顾彬之会师,自己驻屯西陵作为后继。

  建康这座孤城陷入几路人马的包围圈,刘劭万念俱灰,最后指派殿中将军燕钦抵抗刘诞的攻势。

  双方在曲阿的奔牛塘村遭遇,燕钦大败而回,刘劭只得沿秦淮河树立栅栏拒马,作为防御,又决开破岗、方山埭的河堤,阻断东方讨逆军的进路。

  当时京畿一带的青年男子全都强迫上战场,兵源严重缺乏,后来妇女也被迫从军——仍不能挽救刘劭。

  5月2日,鲁秀招募一批敢死队,带头攻克了秦淮河上的朱雀桥,意味着离建康城只有一步之遥。

  刘劭手下的猛将王罗汉眼看大事已去,放下武器跪地悲号,其他将士也难掩内心的悲痛,哭声震天,北岸的守卫据点,很快一连串崩溃,士卒四散逃亡,武器战鼓仪仗等器物堆满街道。

  当晚,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