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盱眙之战_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五章 盱眙之战

第(1/3)页

  

  幕府山上,寒风凛冽,一如刘义隆的心情,布满冰霜。

  看着远处黑压压的敌人,刘义隆只觉心如刀割,那种无力感让他像是掉进了沼泽地,任凭如何拼命折腾,终究无济于事。

  从幕府山下来之后,刘义隆便颁下诏书,重金收购拓跋焘和北魏各亲王公爵的人头,许诺加封爵位,赏赐金银绸缎,同时派人把野葛制成的毒酒,放到荒村野屋之中,毒死那些饥渴难耐的北魏士卒。

  当然这些举措并没有换来回报,武林中人并没有小说影视剧里的那么强悍给力,而北魏士卒也没有饥渴到不管不顾地乱喝酒水,拓跋焘甚至都不喝黄河以南的水,而用骆驼专门运来北方的水饮用。

  但拓跋焘直取建康的南征计划遇到了挫折,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阻碍魏军继续南下的最重要因素,当然还是粮秣。

  除此之外营地也是个大问题,南方的地形与北方截然不同,而且又深入敌国腹地,营地的选择也比较麻烦。

  抵达瓜步之后,拓跋焘下令开凿山体,修筑盘旋的山道,并在山上设置游牧部落在冬季专用的毛毡篷帐。

  将士们多数在北方安逸惯了,连日的高负荷工作让他们苦不堪言,先前还能在民间大肆掠夺妄为,颇有积极性,如今心头之气一泄,全都归心似箭。

  拓跋焘也不想这么耗下去,派人送给刘义隆骆驼、名马,并请求缔结婚姻,达成和解,派人传话说:“我远来至此,并非为了建立大功,传播名声,实际上是打算维持两国的长久和平,结成姻亲,互相照顾,贵国如果能把女儿嫁给我的孙儿,我也愿把女儿嫁给刘骏,自此友好,一匹马都不会南下。”

  刘义隆得知此事,心里万般纠结,既想尽早解决眼前的祸端,又不想丢了颜面,最后召集大家伙在一起讨论对策。

  大家多数都认为应该允许,只有江湛表示反对,说道:“戎狄没有亲情,答应他也绝没有什么益处。”

  太子刘劭愤怒地对江湛说:“现在三位亲王身处险境,怎么可以反对,你安的什么心!”散会后就让侍卫猛地冲撞江湛,几乎把他弄死。

  遣退众人后,刘义隆则更加纠结,刘劭趁机在他跟前煽动说:“北伐失败,招来羞辱,多个州陷落,只有诛杀江湛和徐湛之,才可以向天下人赎罪。”

  刘义隆虽然纠结,却也是能分清是非黑白,拒绝说:“北伐本是我的意思,他二人没有反对罢了,何故诛杀?”

  刘劭怒火中烧,从此与江湛、徐湛之的矛盾趋于白热化,甚至迁怒于父亲刘义隆,为后来的宫廷政变埋下了伏笔。

  但经过这一波折,宋魏和亲便不了了之。

  很快到了第二年,拓跋焘迟迟得不到刘义隆的官方回复,而自己的粮草越来越匮乏,终于准备北返了。

  451年正月1日,拓跋焘在瓜步山集合全体文武官员,依照各人功劳的大小,分别封爵升官,然后下令各路兵马沿长江北岸燃起烽火,虚张声势,以达到震慑敌人的目的,防止宋军追击。

  第二天,拓跋焘裹胁了占领区的居民,焚烧大片村庄房屋,浩浩荡荡地向北撤退。

  沿途自然还是没有物资可供掳掠,拓跋焘恼恨之余,忽然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