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文帝之治_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七章 文帝之治

第(2/3)页

狗一样竭诚尽忠,刘义隆必会对他刮目相看。

  ('gad2;} h(ex){}  然而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有各自不同的脾气性格,不可能全都令刘义隆满意,所以刘义隆当皇帝这二十年,其实没有哪天是发自内心的欢喜的,时刻存在一种“总有刁民想害朕”的担忧。

  连自家兄弟也不放心,比他爹还更多疑。

  刘裕当年虽然噬杀,但对家人还是很亲近的,兄弟刘道怜的人品极差,但刘裕仍旧对他善加利用,而不只是紧盯着他的缺点不动。

  刘义隆则不然,就算是自家兄弟,只要显露半点不敬的意思,立刻切断血缘关系,大打出手。

  他以为这是大义灭亲,最后能把所有反对势力清除干净,营造一个纯粹的朝局,初衷虽值得鼓励,做法却过于极端,因为异己是永远都存在的,没有绝迹的那一天。

  他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悲剧的是,他的后代也会胜于蓝,最后的作为比他更加凶暴,索性连美好的初衷也不要了,完全就是杀之而后快的粗暴念头。

  刘宋后期各种惨绝人寰的事件,究其根源,就是刘义隆立下了不良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何其巨大,任何言行都对后来者有着深远影响。

  刘义隆若是能预见多年后的变化,不知作何感想?

  自责的念头多半是不会产生的,更大的可能是抱怨子孙的不肖。

  大环境决定了集团领袖永远都是对的,只有在集团行将崩溃时,才会被人指出各样错误。

  此时的刘宋王朝除了死了一批又一批的大臣,并不致崩溃,所以领袖是不会犯错的,他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只是凡夫俗子不理解而已。

  参不透这个潜规则,往往会遭到严重的报复。

  刘义康倒台之后,南兖州督导官、江夏王刘义恭上位,担任宰相,并主管朝廷机要。

  刘义恭就很聪明,至少清楚那个潜规则,无论皇兄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是对的,即便不符合常理,即便伤天害理,可以不拥护,但绝不能表示反对,甚至露出半点排斥的念头。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义恭虽接受了主管朝廷机要的重任,却并不敢过问政事,只是在文书上签字而已,表现得十分合乖巧,生怕哪里触怒了刘义隆,重蹈刘义康的覆辙。

  刘义隆对此非常满意,他要的就是这样的臣属,可以无才无德,但必须乖巧听话,只要表现得足够温顺,就算有些其他小毛病,也能包容之。

  在政事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