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祸起萧墙_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五章 祸起萧墙

第(1/3)页

  

  与北魏国情不同,自从檀道济被杀,刘宋朝野上下陷入一片寂静。

  寂静的意思是没人敢提出什么战略主张,没人敢有大的动作,文武官员但求相安无事,每天朝九晚五过日子,尽量避免牵涉任何的风波,起码能挨过风头436年的风头。

  这一情形持续了三年之久,这三年里,官员的创造性遭到极大遏制,人人自危,每天混吃等死,国家发展也遭到挫折。

  也许是感受到了朝廷的紧张气氛,437年4月,蜀中变民首领赵广、张寻和梁显,一起拉着手向益州州政府投降,并交待了蜀王程道养的藏身之所,政府军将领王道恩,大为惊喜,当即派人斩杀程道养,并把人头送往建康,蜀中由此彻底平定。

  赵广等人不久重新上山为寇,但毕竟已没了当初的破坏力很快就遭到镇压,完全从历史舞台上谢幕。

  到了439年,檀道济留下来的印记已几乎消失不见,国内官民也差不多从惊恐的情绪中走了出来,朝政也渐渐恢复了正轨。

  正月25日,刘义隆下诏,擢升宰相刘义康,晋升最高统帅兼宰相,南兖州督导官、江夏王刘义恭,晋升最高监察长。

  一个多月后,衡阳王刘义季也迎来了升迁,出任荆湘等八州军区司令长官、荆州督导官。

  按照当年刘裕的遗诏,是让自己的亲生儿子依照长幼次序,出任荆州督导官,临川王刘义庆并非刘裕的亲生儿子,但因才华出众,已在荆州长达八年,朝廷一早打算物色一位继任人选,依照长幼次序,应该轮到南谯王刘义宣,但刘义隆认为刘义宣的才干过于平庸,人格也很卑鄙,所以不肯让他担任。

  因为和朝臣的关系非常不好,缺乏起码的信任,刘义隆几乎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自家人身上,兄弟儿子是其最坚实的后盾。

  而在兄弟和儿子之间,当然是儿子更受他的重视,尤其是太子刘劭。

  刘劭是刘义隆在为父亲守孝期间造出来的,既是长子,又适逢敏感时期,印象深刻,所以对于这个儿子,刘义隆极为宠爱。

  按照古时礼法,为父母守孝三年期间,除了不准胡吃海塞,还不能过当时刘义隆正值青春年少,肉可不吃,酒也能不喝,终于不能挨过这一关,于是刘劭就这样尴尬地来到人世。

  为了顾全名声,刘义隆采用瞒报的形式,一直到丧期结束,才宣布儿子降生的消息,所以刘劭的实际年龄要比户口上大个一两岁。

  本年,刘劭户口年龄也已满16岁,于12月16日,正式举行加冠礼。

  早在一年前的4月,在刘义隆的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