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镇不镇恶_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章 镇不镇恶

第(1/3)页

  

  后秦的领导班子全部被投进监狱,长安城里只剩下居民六万多户,王镇恶在城中大力宣扬东晋政府的恩德,加以安抚,局面渐渐稳定下来。

  417年9月,刘裕终于如愿抵达长安,王镇恶赶紧到灞上迎接,刘裕满脸欣慰地对他说:“今天能完成这项霸主大业,全仰仗你啊。”

  王镇恶连忙叩头说:“全是依靠明公的神威和各将领的努力,我有什么功劳。”

  刘裕满意得笑了出来,一把扶起他,结伴向长安城走去。

  这次会面貌似和谐,实则暗藏杀机——当然是刘裕对王镇恶的杀机。

  原本顺利攻克长安,刘裕应该欢喜非常,但中间的插曲让他感觉很不好,那就是王镇恶不听号令,在后秦境内横冲直撞。

  刘裕的控制欲极强,这次北伐必定要完全掌控局面,虽处在后方,但对于前线的战略战术安排,其实早有交待,部将们只允许有小幅度的自由发挥。

  但王镇恶显然就发挥过头了,在他决定跨过洛阳西上的那一刻,就已经触怒了刘裕。

  不久之后,王镇恶被困于潼关,派使节向刘裕求援,刘裕那时的情绪比较复杂,既恼怒,又得意,恼怒的是王镇恶不听号令,使前锋部队陷入危难,得意的则是王镇恶不听号令,果然把部队引入危难。

  虽是同一件事,但刘裕的出发点却有两个,一是从大局考虑,一是从个人威望着想,大局来说,王镇恶偏离预定路线,主帅当然会生气,但从个人威望而言,王镇恶的失利最能说明刘裕的见识深远,正因王镇恶不听刘裕的安排,才使军队面临危机。

  因为王镇恶统率的军队并不多,即便不幸失陷,刘裕也不会过分惋惜,反倒对自己的威望更加重视。

  也正是这个缘故,当刘裕拒绝援救,已准备弃子的情况下,王镇恶居然绝地逢生,并最终夺得首功,无疑狠狠地打了刘裕一巴掌。

  刘裕一贯的风格就是,你们都听我的,保证旗开得胜,如果敢不听从,失败是必然的,后果自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