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刀锋所向_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五章 刀锋所向

第(1/3)页

  

  416年8月12日,刘裕亲率北伐军从建康出发,另派: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从淮淝攻击许昌和洛阳;新野郡长朱超石、宁朔将军胡藩,攻击阳城;振武将军沈田子、建威将军傅弘之,攻击武关;建武将军沈林子、彭城郡长刘遵考,率水师舰队攻击石门,从汴水进入黄河;冀州督导官王仲德,率前锋各军,开掘钜野沼泽,直入黄河。

  与建康留守官员一样,这五路大军的将领也全是刘裕的嫡系,刘遵考还是刘裕的堂弟,战斗力和凝聚力都非同寻常,刘裕一声号令,五路大军同时并进,直扑后秦领土。

  临行前,刘穆之勉励王镇恶说:“总司令把讨伐秦国的重大责任交给你,盼望你不要辜负了总司令的信任啊。”

  王镇恶异常坚定地说:“我若不能克复关中,发誓不再南渡长江!”

  无论是刘裕的排兵布阵,还是刘穆之的谆谆劝勉,都表明王镇恶在此次北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并非他足够出类拔萃,虽然军事才能确实不错,但性情贪婪,素质低下,从综合能力来看,与其他将领相比,顶多也只能算是个二流人才,而之所以得到重视,还是因为其家族背景。

  前秦与后秦是不共戴天的仇人,虽然后秦立国已久,但这一仇恨在许多上了年纪的关中百姓眼里,仍然不容小觑,而王镇恶作为前秦丞相王猛的孙子,对后秦更有别样的感受。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但与毛修之不同之处在于,毛修之与西蜀的仇恨是双向的,但王镇恶与后秦的宿怨则是单向的,刘裕制止毛修之入蜀,是考虑到其负面效应,而力捧王镇恶北上则是发现了积极作用。

  后来王镇恶果然不负众望,成了平定关中的一把利剑,让姚氏一族苦不堪言。

  几天后,刘裕抵达彭城,授意朝廷加授自己兼任徐州督导官,然后任命居住在当地的太原人王玄谟为参谋长。

  王玄谟是毛遂自荐,近届三十的他,仍旧一事无成,得知东晋大佬刘裕从家乡经过,顿时义气风发,准备到军中谋求富贵。刘裕正值用人之际,眼见这人神采奕奕,又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模样,不禁想起了当年的自己,好一阵回味之后,决定也给眼前这大小伙子一个机会。

  但刘裕却不知道,遭遇相同,未必就能有相同的收获,至少王玄谟远不如外表看起来那么精彩纷呈。

  与此同时,檀道济和王镇恶等人,已经率先进入后秦境内,大军所指,全部传来捷报:后秦将领王苟生献出了基地漆丘,投降王镇恶,徐州督导官姚掌,献出州政府所在地项城,投降檀道济,于是其他边防重镇也都纷纷投降。

  只有新蔡郡长董遵坚守城池,不肯屈服,但很快也被檀道济打败,不但城池没保住,脑袋也搬了家。

  王檀二人一路所向披靡,乘胜向西推进,不久便攻克许昌,生擒了后秦颖川郡长姚垣,以及大将杨业。

  东晋北征军的其他几路也都很顺利,沈林子的水师舰队从汴水进入黄河,襄邑人董神虎,聚集民众一千多人,投降沈林子,然后带头进攻仓垣,十分勇猛,直接迫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