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道武之死_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四章 道武之死

第(2/3)页

少,仿佛一座鬼城。

  拓跋珪只是迷失了心智,并不是真的变白痴了,仍有一定的判断力,但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种无可自拔的盲目自信和无理取闹,对于国内的变化,当然不可能熟视无睹,一时兴起,就对身边的人说:“这是我故意纵容他们变成这个样子的,等到灾难的年岁过去后,自当重新整顿。”

  大家看着他那满脸的坚定和平静,却丝毫不能静下心,反而感到彻骨的凉意直逼心头,可是又不能把真正的感觉表现出来,那简直是找死,只得想方设法地远离他们的国君。

  放眼朝野上下,只有档案管理官崔浩,一直谨慎勤劳,始终没有懈怠,有时留在宫中整天都不回家。

  崔浩是政府文官部长崔宏的儿子,崔宏对拓跋珪更是从不冒犯,也不阿谀,在拓跋珪眼里好像趋于透明了,所以父子俩竟能相安无事,没有遭到枉杀。

  心无旁鹜有时确实能产生奇迹般的效应,正如圣人说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崔宏和崔浩父子俩,一心投入到报效国家的大业之中,从未考虑自身的危险,也从未质疑拓跋珪的理智,因此他们终于远离危险,而拓跋珪也在他们身上表现出了难得的理智。

  卫王拓跋仪可就没那种境界了。

  因为他曾与北魏大功臣、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穆崇,合谋布下埋伏,准备暗杀拓跋珪,当然最后没有成功。

  当时拓跋珪已经开始走上邪路,但还没有完全着魔,穆崇的想法是为了国家大局着想,及早解决这个定时炸弹,可惜失败了。

  拓跋珪念及穆崇劳苦功高,一直保守秘密,不去追查,穆崇面子上挂不住,不久便忧愤而死,拓跋珪则很快便黑化,大批诛杀重臣,拓跋仪开始日思夜想,疑心自己即将陷入险境,于是不顾家眷老小,毅然只身逃亡。

  拓跋珪其实早就忘了这茬,拓跋仪此举倒正好提醒了他,最后生擒拓跋仪,强迫其自杀。

  拓跋仪是拓跋珪的堂,如果这层关系都算疏远的话,拓跋珪的儿子们也都与父亲关系很差。

  北魏从部落时代起就有一种残忍的风俗,就是在指定合法继承人时,同时诛杀继承人的母亲。

  拓跋珪将要封齐王拓跋嗣为太子,于是强迫其母亲刘贵人自杀,为了安抚儿子,特意解释说:“我这么做目的是预防你母后干预政治,也预防你舅父或外祖父作乱,你就要继承大统,所以我效法古人,只不过是为了国家大计考虑,你一定得理解我。”

  偏偏拓跋嗣性情极为孝顺,母亲死后,一直号哭不止,拓跋珪大为生气,拓跋嗣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