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殷王二乱_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二章 殷王二乱

第(1/3)页

  

  26岁的慕容盛复仇成功,并让后燕政权得以延续,虽然他不算是合格的国君,个人修养也一般,但有此建树,仍不失为慕容家的好孩子。

  拓跋珪因为要着力于新征服地区的战后重建工作,短期内顾不上辽东的后燕小国,双方进入微妙的和平。

  于是神州大地的焦点再度回到长江以南,东晋政府积蓄多年的内乱终于彻底爆发。

  南郡公桓玄本想借着殷仲堪起兵的机会,谋求政治利益,可惜王国宝一死,殷仲堪失去了继续兵变的理由,桓玄计划泡汤。

  但他并未因此罢休,上书请求担任广州督导官一职,以扩大政治影响。

  会稽王司马道子本就忌惮桓玄,不愿让他长期待在荆州,于是顺水推舟,把他任命为交广军区司令官、广州督导官。

  桓玄接受任命,却并不想去广州赴任,仍旧在江陵与殷仲堪暗中谋划。

  与此同时,豫州督导官庾楷,因为司马道子强行分割他的四个郡划入了江州督导官王愉所辖的军区,上疏争辩:“江州位于内地,而西府却与贼寇相接,不应分给王愉管辖。”

  换作以前,庾楷只能吃哑巴亏,但此时中央已经失去了威望,地方官员自然不会逆来顺受。

  可是司马道子正在培植自己的势力,果断无视了庾楷的意见,庾楷大为恼怒,立即派儿子庾鸿前往游说徐兖二州督导官王恭,劝道:“司马尚之兄弟掌握权柄以来,作威作福,更超过王国宝,最近正打算假借朝廷的力量,消弱地方军区的实力,一旦他们的阴谋得逞,岂有我们的立足之地!现在应该趁还来得及,早做打算!”

  王恭早有此意,于是派人转告殷仲堪和桓玄,约定日期,大军同时开赴京师。

  殷桓二人便联合党羽亲信,推举王恭为盟主,正式与中央决裂。

  但这时全国戒严,码头关卡,搜查盘问十分紧张,殷仲堪只得把计划写在斜裁的绢绸上,然后密藏在箭杆之中,装上箭头,外面再涂上油漆,几经辗转,通过庾楷传送给王恭。

  王恭接到后,折断箭杆,取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