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穆帝掌权_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穆帝掌权

第(2/3)页

善如流,再度批准这一请求。

  事实证明,此举是很明智的,前燕虽然在吞并冉魏之后发展还算顺利,但要贸然进攻东晋和前秦,继续扩张,毕竟还是有不少阻力,步子迈得太大,难免自伤。

  不过慕容俊有上进心总是好的,总比某国毫无斗志要强得多。

  当然东晋政府在桓温的影响下,已经比原来硬气多了,只是仍旧碍于许多浮夸清谈之辈,难以有太大突破。

  而时间可绝不会因为某些人的退缩而停止不前,到了357年,东晋穆帝司马聃在当时的年代已算是成年人了。

  正月1日,14岁的司马聃在群臣的簇拥下举行了加冠典礼,太后褚蒜子随即下诏交还政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升平,并迁到崇德宫居住。几个月后,司马聃又迎娶了何法倪为皇后,正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了。

  何法倪是已故散骑侍从官何准的女儿,家世一般,也没什么知名人物,显然皇太后褚蒜子对于后族势力还是很忌惮的,老何家绝不会因为出了个皇后而全都飞黄腾达,更不至于掌握权柄。

  司马聃在母亲的怀抱中登极称帝,如今已过去13个年头。13年对于个人来说自然算不上很短了,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更是意义重大。

  这些年的东晋政府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前期的庾氏兄弟到后来的殷浩一直到最近的桓温,完全是三种截然不同的辅政风格:

  庾氏兄弟固然是清谈家们的死敌,但双方互相较量,谁也不能取得优势,所以对于朝局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强烈;

  而殷浩是完完全全的一个空口白牙的政治投机者,费尽心思想要搏取更大的名望,结果不但身败名裂,更是拖累了整个国家;

  后来的桓温因为有攻克成汉的大功,在国内有着很高的声誉,对国内的官民而言更是有着巨大的榜样作用,虽然北伐前秦功败垂成,但仍旧取得了东晋立国以来最大的军事成就,为后来一大批有真材实学的人才,开辟了道路、指点了方向。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无论在何时何地对于何人,都是适用的。

  桓温的实力有目共睹,朝野上下对他心存敬畏的大有人在,而怀嫉恨之心的则更多,而且都是名门望族。

  琅邪王氏的威望日渐衰弱,可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仍有许多族人在朝中颇有影响力,王彬的儿子、王导的堂侄王彪之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也是朝中竭力削弱桓温实力的重要人物。

  王彪之以出色的时事点评著称于世,宰相司马昱经常会询问他有关一些大政方略和文武官员的评价,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