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传国玉玺_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 传国玉玺

第(1/3)页

  

  冉闵几乎全军覆没,儿子冉操被迫投奔鲁口,邺城则只剩下太子冉智和最高统帅蒋干带着少许兵力死守。

  因为邺城已然空虚,蒋干不久便派人向东晋安西将军谢尚求援。

  谢尚的大营指挥官戴施,正前往驻守枋头,得到蒋干的消息后,迅速从仓垣挺进到棘津,并留住蒋干的使节缪嵩和刘猗,要求邺城送出传国玉玺,然后才出兵救援。

  两个使节商量一番,最终决定由缪嵩返回邺城,向蒋干报告,而蒋干则由此怀疑谢尚无心出手相助,一时无法决定。

  352年6月初,戴施久久不见使节回复,担心玉玺落入燕国之手,于是率精锐勇士一百多人先行进入邺城,声称协防三台,并欺骗蒋干说:“现在燕贼正在城外,道路不通,玉玺不敢贸然呈送,你最好先拿给我,我自会呈报天子,天子知道玉玺在我这里,相信阁下的忠诚,一定会大量增加援军和粮秣。”

  蒋干本已走投无路,只得把玉玺交给戴施,戴施接着宣称要派大营指挥官何融出城迎接粮秣,于是又让何融秘密把玉玺送到枋头。

  玉玺是秦国丞相李斯奉秦始皇之命,使用蓝田玉镌刻而成,方四寸,纽交五条螭虎,正面则刻有李斯亲笔写的“受命于天,既受永昌”八个篆字,以此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的信物,历朝历代只此一枚,是无价之宝,更是一般意义上的正统王朝必备之物,一直传到后来的元朝,相传被丢在一大堆普通印信中,全部磨平重置,也由此消声匿迹。

  蓝田玉固然是上品,但当时有一块更为惊艳绝伦的和氏璧,秦始皇原本有心以和氏璧为原材料,但刻工们报告说和氏璧虽美,却极为坚硬,非常难以雕刻,如强行动刀,可能会用些别的手段,而且最后不能保证其完整,秦始皇这才放弃了这个念头。

  东晋虽号称正统,但传国玉玺早被匈奴人夺去,后来辗转落入冉闵之手,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