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三杨覆灭_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三杨覆灭

第(2/3)页

间杀掉数千人。杨珧曾向司马炎征得赦免令,按照惯例是可以免去一死的,但司马繇杀红了眼哪还顾得了这许多,不论什么情况一律处死。甚至连本不沾边的人也被稀里糊涂地卷了进来。文鸯因为与司马繇的外祖父诸葛诞有着血海深仇,居然也被扣上了谋反的帽子被灭了三族,一代豪杰冤死于此。

  适逢乱世,像杨骏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覆亡也不过旦夕之间,更不必说普通百姓了,他们当真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过活啊。

  杨骏的死仿佛开启了潘多拉的魔盒,各样悲剧接连登场。

  3月9日,也就是政变发生的第二天,司马衷改年号为永平,之前的是元康,从此贾南风正式走上舞台的中央。她在乱政之前首先把自己的私仇报个痛快,皇太后杨芷首当其冲被贬为平民、囚居在金墉城,其母庞女士被绑赴刑场斩首,杨氏一族从此败落。

  原来本应和杨骏一同作为顾名大臣的汝南王司马亮,此时终于可以如愿掌管政府机要,这也意味着距离八王之乱中第一个亲王的坠落只有短短四个月的时间了。

  司马亮作为当今皇帝司马衷爷爷辈的重臣,其头脑并没有和资历相匹配,反而有些老糊涂了。

  杨骏的亡灵尚未走远,司马亮已决意沿着他的老路行进了。

  当初杨骏上位之后不顾司马炎新死和良臣的劝谏,一意孤行地进行大肆封赏,结果成了王朝的笑柄。司马亮在重夺大权之后,不思扭转残败的局面,同样采用了拉拢的策略,给1081名司令官晋封侯爵,规模之大直教杨骏也望尘莫及。

  但二人造成的影响是大同小异的——既没有得到官员的支持,又失去了民心。

  权力的争夺战中,没有妥协,没有将就,不是王就是寇。司马亮试图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搏取众人的欢心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却不知不论他做多大的努力都不能消解王寇之间的矛盾,除非二者角色互换。

  有人得意就一定有人失落,而失落的人不甘寂寞,势必引发新的王寇之争。

  参与诛杀杨骏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