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平定孙吴_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平定孙吴

第(2/3)页

入倒计时。

  279年秋,龙骧将军、益州督导官王濬首先上书司马炎,大致如下三点:

  一、孙吴皇帝孙皓昏庸残暴,国内民不聊生,此时正是伐吴的最佳时机,如果孙皓玩火自焚,新皇帝英明神武,那时再讨伐就不容易了;

  二、益州从272年就开始造船,如今已7年过去了,船体每天都有朽烂,如果再不出动,怕是还要重新再造了;

  三、王濬曾是羊祜的军事参议官,深得羊祜真传,而羊祜已于去年年底病逝,王濬也有70高龄,随时都可能去世,那么就没人掌握孙吴的底细和破吴的法门,而且益州的船队也将不好操控。

  上述这三条有一条出现问题,伐吴都将难以发动。

  司马炎接到奏报之后十分纠结,因为支持他的羊祜已经没了,而以贾充为首的权臣们则清一色地反对伐吴,朝中只还有个张华站在自己这边,但张华太过温和,虽然口头支持,但却并不能给予足够的信心,基本上他这个皇帝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

  镇南大将军、荆州军区司令长官杜预很快也呈上自己的意见,他分析的更加具体,认为自闰7月以来,孙吴只是下令戒严,却并没有派南京的主力部队前往西部驻防,依照常理推断,他们已经不能东西兼顾,现在发动大军成功的机会很大,而即便不成功也不过废些时日,对于江山社稷并无不利影响。

  杜预是羊祜死前极力推荐的人,司马炎还是很信任的,但仍旧不能下定决心出兵,每天都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连晚上睡觉也不安稳了。

  一个月之后,杜预仔细揣摩了一番司马炎的心思,连夜写了一篇奏章派人送去洛阳。这次的内容并没有说孙吴有多衰弱,而晋王朝又如何强大,更没有像王濬那样自负到说离了我不行这样的话,而是针对朝廷的形势进行了一番分析,认为之前羊祜与司马炎经常秘密商讨伐吴的细节,对此有许多朝臣(以贾充为首)颇有微词,但他们也知道应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