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兔急咬人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兔急咬人

第(1/3)页

  8月22日,从德国人提供的情报来看,这是一个好日子,因为当天晚上,在渤海和黄海上,总计会有三支美军运输船队经过,两支是往大连和丹东的美军港口运输炮弹和航空弹药的,另一支则是此前两天到港后返航的,整个8月下半段,按照米国人的行程部署,就数这一天晚上行动最密集了。

  当然,这些运输船队都是有军舰护航的——一般由一两艘巡洋舰带队,三五艘驱逐舰跟随组成一支护航舰队——这也是米国人一贯以来对渤海-黄海航线戒备不足,保密也不重视的原因之一,在米国人看来,远东国的海军基本上就是不存在的;他们在东北亚的海军部署,更重要的敌人是防备日本人,而不是和那些窝到长江里去的远东国海军小鱼小虾干仗;

  加上地面战争开始后一个月,远东军队在东北的伤亡总数已经逼近了三十万人,苏军和朝满伪军的总伤亡加起来也不下此数,但是远东军队却始终没有做出一些动作利用海战的手段切断美军后勤,这更加加重了米国人的松懈,或许在尼米兹上将的心中,牺牲一两支船队作为诱饵把远东海军从长江口钓出来一举灭了反而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呢。

  在各方的心怀鬼胎之下,总而言之,在这一天的夜晚,一场宿命的碰撞不可避免地来到了。由2艘重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组成的远东第1舰队;以及由1艘轻巡洋舰、8艘驱逐舰、35艘鱼雷艇组成的远东第2舰队;分别在入夜前从威海、青岛等处秘密出发,前者的目标被设定为在后半夜赶到南浦以西洋面,拦截届时会从这一带海域经过的美军运输船队,后者则直插大连,以伏击进港的另一支船队,务求一次性把米国人的后勤船队打疼十天半个月,赏米国人一记重重地耳光。

  ……

  乌漆抹黑的黄海海面上,一群群轻快的舰影在快速的穿梭,远东海军的驱逐舰和轻巡洋舰舰型较老,飙起极速也才看看爬上30节的航速,比之米国人最新锐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也还有所不如,不过对付一下需要护航的运输船队这个速度还是足够了。

  要在墨黑的大海上找到敌人船队的踪迹并非易事,而如果没有雷达的帮助,事情就会变得更加匪夷所思。幸好在蒋校长敲定了德国人提议的引蛇出洞作战计划后,德国人很仗义地立刻空运了几套舰载搜索雷达来,经过几天的紧张调试安装,临时拼凑到了“宁海号”、“宁波号”、“平海号”三艘轻巡洋舰上,构成了今夜远东军袭击舰队的搜索力量。

  为了把雷达装上军舰,此前的几天里可是没少忙活:平海级轻巡洋舰的瞭望塔上的光学观测设备被拆卸一空腾出地方来;粗大的电缆因为没有预留管路只能凌空飞架,山寨味十足;而因为舰载发电机没有给雷达预留出容量,军舰上的照明电路和通风电路使用只能被压制到最低限度,所有次要的水兵舱室全部一片漆黑不见光照,轮机舱内的士兵只能依靠把一桶桶海水浇到湿毛巾上冷敷,只因为轮机舱的通风机也被关闭限电为雷达让出电力,即使如此最后还是查了一大块电力缺口,临时拆了两座救生艇吊架搬了两台西门子公司的柴油应急发电机组到军舰上才算是彻底解决了雷达的配合问题。

  雷达装好后,雷达兵就成了大问题,指望把文化素质低下的远东军水兵几天内掌握雷达的用法无疑是天方夜谭。经过紧急磋商后,本着反正远东国也已经加入战争,虽然名义上明面是独立对苏宣战而没有和德国人组成联盟,但是就算有德军人员帮助远东国作战也已经无伤大雅了,最后蒋校长与德方协商后大笔一挥,拍板空运调遣了几十名德军雷达兵到上述军舰上服役,配合这次的作战行动。

  远东第一舰队的伏击地点选在了南浦以西、南浦和瓮津之间的的半岛顶端位置。那里是大同江入海口的北岸三角洲顶端,一个狭长的半岛因为南浦和仁川两地的江水冲击而深深楔入黄海,因此从釜山、济州而来的运输船队为了抄近路都会尽可能贴近这个半岛行驶,在这里设伏算是最容易摸到敌人踪迹的了;远东第二舰队因为船小不适宜远洋,直接选择了绕过山东半岛顶端到大连港外弧形撒网设伏,一旦有发现敌情立刻打破无线电静默召集鱼雷艇队集结即可。

  “西北偏北30海里,发现美军船队,预估有巡洋舰级别舰船2~3艘,货船与驱逐舰若干!”后半夜2点,位于仁川正东延坪岛洋面的“平海号”率先打破了无线电静默,宣示了美军船队的踪迹,仅仅40分钟后,在舰队北面的“宁海号”也同样发来了电报,两支对向行驶的美军船队以犄角之势即将在南浦-瓮津外海交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