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高加索压顶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高加索压顶

第(1/3)页

  时间转入骄阳似火的夏季,春雨带来的泥泞在数日的烈日炙烤下归于干燥,随着六月的来临,德军小打小闹的春季攻势终于落下帷幕,即将而来的,是对苏联南部地区波澜壮阔持续半年的猛攻。

  被围攻了八个月的圣彼得堡的陷落,告诉了世人世界上没有围不下来的坚城——如果你围不下来,那就肯定是你围困地不够严实,历史上的900天血战,只是因为无论芬兰湾上的喀琅施塔得还是涅瓦河畔的拉多加湖德国人都没能彻底掐断罢了。一旦攻城者有把握彻底断绝苏军守城部队的外援,那么哪怕靠饿把苏军的战斗力饿个半残也不是做不到的。

  在圣彼得堡陷落后的半个多月里,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主力部队开始逐次南撤,以释放出兵力增援南线的主攻方向,只留下第16、18两个集团军40多万人的德军部队和十几万波罗的海国家军队、十几万芬兰军在北方维持战线并扩大战果。包括第4装甲集团军、第9集团军和第17集团军在内总计近百万德军主力统统南下。

  在6月份剩下的日子里以及整个夏天,这40多万德军和30多万诸国杂牌仆从军在北方仍然取得了不少的战果,比如在6月13日拿下了圣彼得堡西北300公里处、扼住涅瓦河东北段运输枢纽的彼得罗扎沃茨克,6月22日在德国海军的支援下攻陷白海周围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和北德文斯克,7月份在芬兰军队的支援下拿下苏联纬度最高的终年不冻港摩尔曼斯克。

  数月的时间里,德军在北极圈内再次拓地数十万平方公里,累计歼灭苏军部队三十万,饮马北德维纳河。将苏德北段对峙前沿从圣彼得堡-大诺夫哥罗德-勒热夫-莫斯科一线前推到了北德文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沃洛格达-雅罗斯拉夫尔一线,把莫斯科以北的对峙线普遍向前推进了400~600公里之远,并且在此后直到战争结束为止都把战线维持在了隔北德维纳河对峙的状态——一方面,这是因为德军继续进行深远突击实在无法获取补给,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已经是苏联在北冰洋西部沿岸最后的不冻港了,如果德军继续东进,就会面临半年得不到补给的问题;另一方面,苏联北部的膏腴之地也随着阿尔汉格尔斯克一线的陷落尽数落入德军之手,再往东的北极圈之内,再也找不到一座五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就算德军继续推进,除了再多占领以百万平方公里计的原始森林外什么都得不到。

  北方战线在这个夏天会得到多少成果终究只是苏德战场上一句微不足道的后话了。此时此刻,随着北方集团军群解散、其原有精锐主力重新投放到南方之后,苏德两军的全面硬撼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一队队完成冬季整训的德军精锐,一列列满载着黑豹坦克的军列,和一群群转场至克里米亚半岛与东乌克兰地区军用机场的Me-262喷气式战斗机梯次占据了德军新占领的出击阵地。而4月份随着美制M-26‘潘兴’重型坦克和‘谢尔曼’M4A3长管型、英美杂交的M4终极火力强化版M36‘萤火虫’坦克歼击车、米国人大批量增援的P-51A野马战斗机也被部署到了莫斯科-沃罗涅日-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一线。

  ……

  不过出征之前,帝国元首希特勒很有必要论功行赏一番以重新鼓舞士气,提升部队指挥系统的凝聚。6月1日的柏林勃兰登堡广场,希特勒为新编组的增援部队组织了一场盛大的阅兵式,并且在仪式上为多名帝国高级将领授勋晋衔。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