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双喜临门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双喜临门

第(2/3)页

务工作,在战时也可以被英国人组织起来进行作战操练,在情势危急的时候作为预备役力量投入到战斗中去。

  直布罗陀曾经是英国地中海舰队的两大母港之一,补给物资之充足可谓是无与伦比,所以哪怕是驻军数十万、被围困数年也不存在弹尽粮绝的问题,一切靠围城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这里自然是行不通,而狭长的半岛和高峻的山脊让进攻方的兵力展开很成为题,所以德国人没有选择盲目地猛攻,而是让地面进攻部队小范围试探性轮流进攻为辅,海空火力打击为主的作战基调。

  担任要塞攻击作战的德海军兵力包括2艘“兴登堡”级战列舰、“罗恩伯爵”号战列舰、“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维克多。雨果”号航空母舰以及4艘“欧根亲王级”重巡、9艘轻巡、33艘驱逐舰组成的庞大舰队,由吕特晏斯上将担任舰队司令。

  “兴登堡级”首舰与二号舰在服役后一直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海上大战——也就是说没有捞到过和英国BB对撸对轰的机会——所以为了保持士兵的训练强度和战斗状态,雷德尔元帅大笔一挥把目前服役的两条兴登堡级“兴登堡号”和“鲁登道夫号”全部派到了直布罗陀执行炮击任务锻炼部队,“罗恩伯爵”号则是因为一年半前的炮击伦敦行动中受创过重、在船坞里躺了太久,当初水兵死伤又比较严重,几乎一半以上岗位的舰员都是新人,也需要进行实战磨合,这种炮击要塞的任务没有什么风险,对于锻炼部队熟练掌握火控系统的运用自然是在合适不过了。

  航空母舰方面之所以只派出了1艘,是因为考虑到航母的舰载机功能主要还是提供舰队的实时防空以防万一,并不需要参与对地轰炸任务,所以也就没有多配。对要塞的空中轰炸任务由部署在北非摩洛哥的拉巴特空军基地与法国阿尔及利亚殖民地境内的特莱姆森空军基地的岸基轰炸机执行。

  6月7日,30架FWTa-400战略轰炸机和80架Ju-188D/Ju-288中型轰炸机在舰队还没有赶到之前,就在护航战斗机的掩护下分成4个编组波次开始对直布罗陀要塞展开轮番轰炸,每天出动的轰炸架次达到了200架,日投弹量2000多吨,使用的多是普通炸弹和燃烧弹。在最初的4天里,英国人还能动用一定的空中力量进行局部的抵抗,但是很快直布罗陀地区所有的机场设施就化作了一片废墟,隐蔽在山麓掩体之间的简易公路跑道也全部夷平,6月10日以后,直布罗陀要塞地区的英军海空力量被全部摧毁,所有飞机起降设施和地面以上的机库全部炸光,直布罗陀港区内仅有的几艘驱逐舰和巡逻舰艇、鱼雷艇更是无一幸免。

  6月15日海军炮击舰队主力赶到直布罗陀时,要塞已经失去了一切海空防御力量,为舰队和轰炸机提供空中掩护的战斗机部队终于可以被解防出大部分投放回东线战场。

  舰队赶到后,吕特晏斯评估了前期轰炸作战的效果,决定了下一步的火力支援方针应当以重点摧毁坚固、隐蔽的要害目标为主,以及打击英军的持续防御潜力。

  出于防止当地居民协助英军防守,同样也防止英军在城市废墟内坚持后期巷战的需要。吕特晏斯火线批准了用舰炮和燃烧弹彻底夷平直布罗陀港区和城市的要求,当天德国人就在直布罗陀的港区和市区进行了过饱和的炮击,并投放了超过3000吨的燃烧弹,把整个城市彻底夷为废墟后烧尽,由于对德国人轰炸“民用地区”的防备心里不足,加上此前一周多德国人一贯只轰炸军事要塞区形成的思维惯性,让直布罗陀人基本上没有选择前往英军要塞避难的心态,部分二线轮换的英军部队在空袭时出于减少不必要损失的考虑,也躲藏在直布罗陀名义上“非军事化”的市区,一天的空袭至少造成4万人的伤亡,一举歼灭英军相当部分的潜在战力。

  此后,德军开始使用420mm的战列舰主炮和15000磅的“弗里茨X1-獠牙”黑索金-铝热剂穿甲爆破弹、22700磅的“弗里茨X2-掩体粉碎机”云爆弹轮番招呼这座千年要塞剩下的坚固堡垒——与马耳他的时候依靠无线电封锁秘密使用不同,这次是德军首次在正面战场上堂堂正正使用这些武器,两种变态的巨型炸弹带来的惊天动地爆破力让每一个英军士兵胆寒。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英国人部署在直布罗陀山脉东侧山脊上的7座240mm口径360度全向射击要塞炮台群——与在马耳他被歼灭的同行一样,由于203mm以上的要塞炮台在建造时要考虑轰击敌方军舰的功能,因此在设计时被要求绝对不能存在方向死角,也就注定了只能布置在山脉的山脊上,无法深埋入坑道。虽然为了防止重炮轰击,这些炮台都有数米厚的岩石顶盖和20寸以上的均质钢顶甲,但是在超级钻地穿甲弹的打击下仍然难以坚持,德国人在两天内投下了超过30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