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大幕即将开启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大幕即将开启

第(2/3)页

时的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邓尼茨等人也是如此,他们知道的仅仅是“帝国有一份预防苏联人对我们不利的以防万一的计划”,却不知道这份计划的具体实施前提实施时间。而“巴巴罗萨”行动的时间表直到开战的那一刻总共也仅仅印发了9份,而且所有流传都是仅限于直接纸质传阅,没有通过任何无线电通信渠道传输过。

  这个时空的英国人,已经失去了破译升级加密版的恩格尼码的能力,连阿兰图灵博士都已经因为多次坑爹行为被发配去航空设计局计算喷射动力机型的空气动力学模型,所以从电报领域泄密的可能性已经不可能存在。但是维勒安可不打算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在严防死守保密的同时,各种欺骗计划也开始有条不紊的展开。

  “巴巴罗萨计划”的全盘信息只有几个人知道,不代表其各项细节也只有几个人知道。就比如前面说到的曼施坦因古德里安诸将,他们都是知道“如果和俄国人打起来了之后,需要怎么打”,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打,什么时候打”。所以说,要想彻底杜绝苏联人知道德国人有一套对付苏联的应急预案是非常难的,如果把所有希望寄托于此一定会遇到很多麻烦。

  而且,制定有对付假想敌的应急作战计划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事儿,这年头几大强国元首谁的抽屉里能没几份这种东西呢,二战爆发前连罗斯福总统抽屉里都锁着“一旦和英国开战,如何快速占领加拿大全境”的“红色计划”,对于希特勒和斯大林这些军事上名声不太好的巨头来说,对方有应急预案更是用脚趾思考都能想到的事情。

  所以,最好的应急手段是,既不要说这份应急计划的存在,也不在任何场合让人有机会思考他不存在,而是把所有发现了蛛丝马迹的人的思维引向“即使有这个应急计划,也不会被现在拿来用。”

  维勒安寻找的转移注意力的烟雾弹,除了希特勒就已经为他准备好的、最大颗的“海狮计划”外,还包括了“大象计划”、“巨人计划”。

  顾名思义,“海狮计划”就是早在1941年上半年的时候希特勒在接受维勒安劝谏、放弃登陆英国本土作战之前制定的征服英伦的计划,这份计划本就很详尽,事无巨细都有涉及,很难让人认为德国人没有这么想过,现在用来强化欺骗效果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德军留在法国和西部战线维持占领的30个预备役师也就是这个计划执行的重要环节之一,他们甚至被替换对外宣示的番号以证明驻扎在那里的其实是德军的百战精锐,至于减兵增灶之类性质的疑兵之计更是被用到了极致。

  “大象计划”和“巨人计划”自然是另一个时空不曾存在过的,但是在维勒安制定它们的时候,又显得那么的顺理成章。“大象计划”的内容是联合远东国蒋校长或者日本人,在破坏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的中立地位后,或者强行拉他们入伙,或者消灭并傀儡之,随后借道攻取整个英属南亚次大陆领地,把印度瓜分殆尽。

  “巨人计划”规模小一些,或者可以说是“大象计划”的一个补充,它只是在下一步海陆协同攻取直布罗陀和红海曼德海峡口的吉布提、阿曼和其他阿拉伯半岛上的英属阿拉伯地区,让德国海军突破三大洲上最后的英控瓶颈畅通无阻。

  只是这最后一份“巨人计划”所需动用的兵力太少,实在不能消除苏联人关于德国是否攻苏的疑虑,只能是让苏联人对德军进攻的真正时间点产生短期的错觉——也许只是一两个月。但是这份计划的真实性却是最强的,事实上维勒安也真的是决定要攻取这些地区,只是在时间上,这份计划的执行不是在对苏开战之前,而是在对苏开战之后。

  此外还有不少小动作看似无害,但是对坚定斯大林和贝利亚的决心起到的作用却非同小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份棉花换谷物和棉花换橡胶的贸易协定——在占领了埃及和伊拉克这两片棉花种植的黄金产区后,希特勒居然没有拿1941年产的夏棉扩充德军的御寒物资,而是把这些棉花在战争开始前几乎全部卖给了苏联换取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