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谁要马耳他?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 谁要马耳他?

第(1/3)页

  维勒安很想马上把精力投入到马耳他的行动中去,但是之前因为诺娃的嫉妒作祟捅下的窟窿还是需要去填补的,所以画上几周的时间亲自过问处理帝国坦克研发改良工作顺便向希特勒邀功请赏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些琐事不知不觉间就花掉了维勒安半个多月的时间,历史的时钟也走进了1942年2月。

  当维勒安回到突尼斯的时候,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同时传到了他那里。

  好消息是古德里安中将的部队终于在一周的僵持后肃清了开罗城内的全部英以军队,占领了这座准备不足、坦克数量匮乏的埃及古都。至于其过程实在是乏善可陈,无非就是用坦克在郊区反复穿插包围,分割歼敌,用阿拉伯人进入逼仄的市区贫民窟诱敌出击,一旦以色列人集中兵力伺机反击,德国人就让蓄势待发的装甲战斗群大兵压境扫清残局,全拜犹大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已经形成的深远仇恨,即使是如此残酷的作战方式仍然没有让狂热的和谐教徒生出恐惧和动摇之心。整个战役中唯一的亮点是埃及自由军官团领导人纳赛尔少校拥戴了数名埃及籍的高层军官,在战役期间策反了守军中将近4万人的埃及土著军人,在他们的倒戈夹攻下,十几个师的开罗守军和2个从亚历山大港开来增援的预备役军几乎全部被歼灭或者打散崩溃。亚历山大港内再也派不出什么像样的大规模装甲兵团,英以军队剩余的装甲力量几乎全部龟缩到了塞得港和杜姆亚特一线的沿海港市之中。

  至此,整个战役期间英以军队已经损失了他们战前部署在中东大地上的40%兵力,损失了超过7成的坦克等技术兵器,40个师被击溃和歼灭,战死人数26万,受伤被俘55万。

  德军方面损失4号坦克、3号追猎者战车总计700余辆,其中永久性损毁450辆,其中三分之二是在隆美尔将军的第一次失利攻势中损失的;半履带装甲车、载重卡车等运输车辆因为机械损坏、击毁共1500辆,人员阵亡1万5千人,伤4万7千人另有16万的阿拉伯仆从军伤亡。一个月的高强度沙漠作战和不计代价的沙漠空运、公路运输让三军总计消耗燃油150万吨,超过了帝国其他战区日常需求和海军破交战油耗的总和,帝国石油战略储备总量自从开战以来起第一次出现了短暂的下挫。

  相对于战损比的悬殊,让英以军队更加绝望的显然是继续固守塞得港和杜姆亚特的战略意义和德军是否准备再来一次“布鲁日发电机”直接把敌人斩尽杀绝的企图。

  2月2日,塞得港的英国人和以色列人达成了一项共识,由英军在3天内将半包围圈内的全部英军的“丘吉尔”重型坦克置换给以色列人守城,以色列则拿出所有的M3A4坦克和英国人组成联合机动预备队,趁夜逐步退回亚历山大港,以评估一旦杜姆亚特和塞得港真的落入敌手后下一步的撤退或者转进方向。

  拿下开罗是好事,坏事则是从法国方面传来的。

  原本维勒安通过德法联军统筹联络处筹备马耳他战役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停当了,手中握有武装档卫军全部精锐伞降部队,同时又能依靠元首的授权以及维勒安素来以大金主身份和海军高层的良好交情,随意抽调海军的陆战队协同作战,因此地面进攻部队和空中支援这些方面的人马装备所需都能很轻易地筹备到。至于作战补给物资,除了弹药和维修备件需要从德国国内的兵工厂运到马赛和土伦后转港突尼斯,其余军粮燃料等通用性的物资贝当的维希法国都愿意直接承担并自包运输,大大减轻了维勒安和东地中海沿岸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