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突破阿拉斯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突破阿拉斯

第(1/3)页

  古德里安被戴高乐中将的诡计和搏命弄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他的同僚隆美尔元帅在阿拉斯遇到的麻烦也不小。虽然英国佬在战术水平上比较刻板,那个后世被丘胖子出于政治需要吹出来的装甲天才蒙哥马利将军和打酱油的英军拦截部队主讲哈罗德中将此刻的水平也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更重要的原因是英国人毕竟也是客场作战,对阿拉斯人生地不熟,可以依托的工事也不多,所以只能和隆美尔少将的那两个装甲师打一场堂堂正正的正面阻击了。

  不过,英国人的武器装备比法国人精良的多,作为发明坦克的国家,英国人开发的坦克除了行驶速度不行,其他都还是很中规中矩的,这样的设计,也正好适合步兵支援进攻这种战争形态。

  而隆美尔少将在阿拉斯正面战场遇到的,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玛蒂尔达2型坦克了,在一年前的时候,英军中就出现了为数不少仅具备轻火力、防护厚实的玛蒂尔达1型坦克,但是2型坦克数量则只有可怜的1个营,不过作为维勒安说服希特勒延迟开战的蝴蝶效应带来的恶果之一,玛蒂尔达2型坦克在英军中的换装规模大大扩张了——截止1941年3月,英军汇总的玛蒂尔达2型坦克营达到了6个,接近了1936年开始建造的玛蒂尔达1型坦克的一半规模。

  英国人的玛蒂尔达1型是一种极限突出装甲防护的产物,在区区11吨重的车体上扛起了60毫米厚度的车体装甲和65毫米的炮塔防盾,而火力和速度则和萎缩的侏儒一样——没有火炮,只有两挺机枪火力,而马达动力只有70马力,只有德国3号坦克的四分之一,因此只能以13公里的龟速行驶。

  玛蒂尔达2型和1型相比有了大刀阔斧的改进,体重增加了一倍不止,从11吨达到了27吨,增加了1门40mm口径的坦克炮,正面装甲最厚处更是从1型的65mm增加到了变态的109mm——单论装甲防护的话,在德国人的虎式坦克出现之前,这个厚度在世界上只有苏联人的KV-2重型坦克可以匹敌了,当然因为装甲工艺质量的问题,玛蒂尔达II的最厚实部位防护还是不能和虎式相提并论的,而且在正面的大多数面积,装甲厚度还是保持在80mm上下而已。

  德军75mmL43倍径以下的火炮——诸如75mm短管、40mm博福斯反坦克炮和美洲豹、75mm步兵炮——的弹药在这种重甲坦克面前是完全免疫的。

  3月28号上午,古德里安的部队遇敌后没几个小时,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就和英国人前来堵截的大部队干上了,战局的开始同样以德军薄皮长腿的先头侦查装甲车辆被英军敲掉了几辆开场,不过与康布雷的战役不同的是,英国人也没打算玩什么偷袭或者迂回——事实上是玛蒂尔达系列坦克普遍20公里左右的速度实在是做不到,也玩不出什么战术花样来,所以英国人就直接直挺挺地撞了上来。一开始先头的德军轻型坦克和安装了博福斯炮的“美洲豹”轮式装甲车也尝试过用自己之前对付英法轻便坦克时屡试不爽又射速变态的博福斯40mm坦克炮招呼过对方,但是很快发现根本不管用,在丢下七八辆残骸后才脱出英军坦克的火力范围。

  后来大名鼎鼎的隆美尔将军此刻还是一个刚刚有幸统帅一支装甲师的年轻将领,自然是不希望自己的第一场大战演砸了的,在接到部下的遇袭警报后,立刻驱车观察了前沿敌情。敌人的规模比他想象的大,而且他们居然还派出了战斗机为地面部队进攻护航,真是难得的高富帅啊。

  要知道默兹河大空战后,英法已经3天没有出动过空军了,哪怕在蒙斯失守的时候都没有出动过,当然那也和比利时境内已经不存在英法军队的机场有关系,而阿拉斯战场因为比较靠近后方英国人还可以从海峡地区出动战斗机对付对付德国人单独出击的俯冲轰炸机,一旦惹来了德国战斗机群的报复也能快速地溜之乎也脱出德军机群的作战半径。

  毕竟在快速推进的闪电战中,地面部队有可能一日百里的推进,野战机场的修筑速度可没这么快——除非一开始的时候不炸毁敌人的机场直接占领使用。随着德军的不断深入,空军的最前沿出击基地却仍然在亚琛和比特堡,这显然会增加德国空军的作战半径和出击补给压力,这种劣势在地域狭小的法国战役时还不明显,德国人的短腿飞机总是可以覆盖到法国全部战区,但是在未来的东线,这种不能稳扎稳打的推进速度带来的隐患就不容小视了。

  总而言之,英国人有战斗机护航,想要靠斯图卡精确轰炸削弱敌人难度有点大,而且这种皮糙肉厚的目标如果斯图卡不能直接击中的话应该是摧毁不了的。

  “敌人有多少兵力?为什么我们没有提前得到侦察机的警告?”隆美尔有点不悦,虽然期间夹杂着几丝兴奋,毕竟有表现机会是一回事,侦查力度薄弱是另一回事。

  “我们收到过空军侦察机的情报——告诉我们在阿拉斯正面有5个英法步兵师的堵截,只是没有具体说到敌军没个师还配属有1个装备74辆坦克的坦克营罢了,可能是因为英国人的行进方向是从西部海峡地区机动过来的,侦查所需的纵深比较大,有所疏漏也是有可能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