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新的危机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新的危机

第(1/3)页

  一群坚忍不拔的芬兰士兵,在身体下面垫上了厚厚的白色毛皮毡子,整个人卧在雪地里一动不动,似乎与大自然浑然融为一体。他们在这里静静等待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雪花已经覆盖了他们的大氅。看不出这里还有一些拿着武器像饿狼一样等待的士兵。

  苏联人已经过去两支搜索队了,都没有发现他们——解决搜索队打草惊蛇不是芬兰人的目标,因为搜索队都很机警。他们需要做的是,在因为搜索队没有发现危险而松懈下来的后续大队人马身上狠狠剜下一块肉来,然后一击即走消失在茫茫林海雪原之间。

  “隆隆隆~”那是坦克的轰鸣,似乎那种轰鸣声比原来的苏军坦克更加低沉有力,看来是来了一群大家伙。几个耳音好的芬兰士兵立刻把耳朵贴在雪地上聆听了数息。

  “是朝这边来的!很有可能近距离经过我们的埋伏圈。”一个士兵转头对这支埋伏小队的上尉连长汇报道。

  “准备上‘莫洛托富鸡尾酒’!好好招待一下这帮禽兽!”

  说罢,连长率先掏出一个灌满了不明混合液体的啤酒瓶,掀开布塞,然后把一把老化了的废旧橡胶皮碎块倒到瓶里,稍微搅合了一下,然后重新把油浸布塞塞好。

  “莫洛托富鸡尾酒”是一种土制的反坦克武器,不需要任何的工业技术实力,只要有原料的话,它无需任何生产工具就可以做出来。关于它的配方,汽油、橡胶、各种化学盐乃至铝粉白磷不一而足,往往可以因地取材随便搭配以获得千差万别的爆炸效果,如果全部写出来的话,起码可以凑上一篇上万字的论文,在此不作赘述。但是仅仅就反坦克这一作用而言,其生效的主要原理就是丢在某些坦克薄弱的发动机盖上或者顶盖上,让粘稠的、高热值的混合燃料持续在那些部位燃烧,然后导致发动机过热损毁甚至引燃油箱汽油爆炸,或者因为顶盖烧烤导致车内温度过热坦克乘员不得不选择逃出,然后被四下埋伏的敌兵击毙。

  这种武器是苏联人在西班牙内战时发明出来的,因为U型潜艇的封锁让西班牙征服军和国际综队的人马往往得不到充足的补给,反坦克武器更是奇缺,为了对付德国人的1号战车和2号战车,这种武器被发明出来了,随后弗朗哥军发现了敌人对这种武器的使用经验,也制造了一批用来对付苏联人的T-26和BT-7,效果也是不错的——前提是,进行攻击的士兵需要顶着坦克机枪和掩护步兵的火力,冒死潜近到对敌坦克投掷燃烧瓶的距离。

  但是,这种武器在研发出来之前,并不是被称作“莫洛托富鸡尾酒”的,甚至不是苏联人取的这个名字。“莫洛托富鸡尾酒”这个名号正是出自芬兰人之口,目的就是对苏联人厚颜无耻的切词狡辩进行打脸。

  在苏芬战争开始的那一天,在苏联方面还没有提交宣战声明的时候,苏联的图波列夫轰炸机就已经越过了苏芬边境,入侵了芬兰的领空——那是那一天的早晨8点半左右,然后莫洛托富在10点整的时候向芬兰大使提交了宣战声明,而此刻,苏军的轰炸机群已经飞抵了赫尔辛基上空,在莫洛托富提交了宣战声明后,苏军轰炸机群算好时间在宣战后的5分钟对赫尔辛基的平民区投下了炸弹,宣告了这场战争的开始。

  纵观二战的历史,如果按照执行攻击发射指令来判断一场战争的开启时间的话,那么因为翻译受到阻挠而延迟了宣战提交的日本人毫无疑问可以折取“首次对他国进行偷袭”恶名的桂冠,但是如果按照空军入侵对方领空来计算的话,那么比日本人早了几年的苏联人无疑可以专美于前。

  不过,更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还没完呢。在苏联空军悍然轰炸赫尔辛基平民目标后,米国驻苏联大使劳伦斯。斯坦哈特当天就此事对苏联外交部门提出了严正的抗议和谴责,但是莫洛托富根本没有鸟他,只是派遣了一个副官对米国人的谴责做出了应答,其回复堪称人类历史上不要脸的典范。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