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领土换舰队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领土换舰队

第(1/3)页

  “那个被锁起来的囚徒,在二十五年之后再次试图袭击看守牢笼的警卫,但是他们失败了,仍然被困在牢笼里。”“皇家海军血战挪威峡湾,德国海军主力战舰全部损毁沉没无力再战。”“德国人以突然袭击开始了这场战争,但是在底蕴深厚的皇家海军努力下,仅仅两个月他们的獠牙就被统统打断。”

  这些是今天的《泰晤士报》和BBC上的统一口径。英国各大媒体抛开战损比例不谈,揪住“战略上的胜利”大书特书,粉饰其皇家海军在“大胜”之后暂时仅剩下4条战列舰3艘航母的惨状(乔治五世号已经完工了,还在调试)。不过他们说的倒也不算全错,至少德国人目前可动用的战力更少,只有1条航母无伤,但是暂时找不到可用的护航主力战舰。

  至于一些还妄想着新闻猪油的记者和猪油评论家,很快就被丘吉尔控制的40局用暗杀手段或者“威胁国家安全”和谐掉了——这还只是因为他目前还不是首相,只是海军大臣。在这个当口,与鼓舞民心士气,让米国资本家看到英国的取胜潜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宣传口径上,还是学一学戈培尔的手段吧。

  不过,对于坎宁安上将的处理意见,就不是外面只追求一个胜利标签的国民那样好忽悠过去的。对于这个重大的损失,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勋爵可都是虎视眈眈。

  “丘吉尔阁下,关于这次海战的性质,对外我们是搪塞过去了,但是海军的损失是不容忽视的,这些损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那些战死的,都是大英帝国的精英子民。我们不懂海军,但是我们想就这次战争请大家评判一下坎宁安将军的指挥得失。”

  “是的,这次的海战损失是很大——但是我们还是赢了不是么,关于损失,我觉得这一次我们打得比上一次好。上一次我们有取得什么决定性的战果么?但是这次,我们至少击沉了德国人的骄傲‘毛奇号’、‘斐迪南号’和‘吕佐夫’号。让德国人剩下的全部主力战舰都不得不去修船厂趴窝一年半载。这就是最大的胜利——德国人在开战以来的一系列海上威胁,归结到底是因为他们有备而来,我们却武备松弛——我们现在损失的,都是一些什么军舰?都是三十年前设计的军舰,虽然有现代化改造,但是事实证明这与新锐战舰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我们自己的‘约克公爵号’击沉了‘斐迪南’,法国人的‘黎塞留’击沉了‘毛奇号’,这说明这一切损失中,技术代差的问题要占很大一部分因素。

  这一次我们之所以损失仍然非常巨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最艰难的时刻就要过去了,我们的‘乔治五世级’在年底之前就能全部完工,到时候就会拥有4艘新锐战舰,我们的‘狮’级也已经开建,在1942年就会完成,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将可以保持新战舰的数量优势。坎宁安上将为我们争取到了这个备战扭转的时间,这就是大功一件不容抹杀。”

  丘吉尔在力挺坎宁安方面可以说是非常努力的,在他心中,需要的海军干将就该是不计损失,以实现政治战略目标的人,仅仅站在一个海军将领的利益上,站在海军的损失和产出上看问题的战将,不是丘吉尔需要的。

  坎宁安够冷血,在不惜牺牲手下达到战略目标方面非常执着,而不是和萨莫维尔那样处处为了海军的实力与利益畏首畏尾,这正是丘吉尔需要的。也许纵观历史,也只有麦克阿瑟和朱可夫这些财大气粗不计损失的屠夫可以达到这种程度。

  “当然,我们也绝对不能大意,之前的战斗已经告诉了我们,在和平年代不重视海军军备对于大英帝国将会造成何等的灾难!如果不是我们的将士足够坚毅勇武,恐怕今天已经酿成大难了,鉴于这个问题,我连日起草了一份加强海军军备的计划,还望首相大人批准,不要再借口预算问题寒了海军将士的心。”

  果然是打了一仗就要开口要钱了么,张伯伦知道这是躲不过的,而且就目前来说,虽然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