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战死的骑士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战死的骑士

第(2/3)页

的已经达到,而敌人的重甲新锐战列舰已经赶回来了,也就不再坚持硬碰,准备选择见好就收。

  “将军阁下,舰载雷达已经发现了英国人回援的战列舰正在赶来,目前距离32海里,我们是否准备撤退。”

  库尔特。雷福曼少将不甘地看着已经奄奄一息的“敦刻尔克号”,可是他知道德国战舰更加宝贵,只好艰难的吐出“撤退”这两个字。“乔治五世级”和“黎塞留级”都是分别有着29节和30节航速的新锐战列舰,如果不及时跑的话是很难逃脱的。

  “不好!‘斐迪南号’发来信号表示该舰在刚才的战斗中发生了动力故障。”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命令下达后不久,各舰准备转向脱离的时候,“沙恩霍斯特级”4号舰“斐迪南号”却向旗舰“卡尔大公号”发来这样的噩耗。

  “什么情况?怎么又是动力故障?”恩?库尔特。雷福曼少将为什么要加上这个“又”字?

  “刚才的战斗中‘斐迪南号’应该是被法国人打中了两炮,没有造成什么结构损伤,但是好像让动力系统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他们现在两侧双轴的主机输出功率已经严重下降,如果全速逃跑的话有可能很快主机就会过热烧毁。”无线电通信兵一边收取友舰发来的讯息,一边记录下来。

  “看来又是燃气轮机叶轮的问题了……唉,命令‘斐迪南号’自行决定逃脱路线吧,我们撤退。”

  “沙恩霍斯特级”前两舰就是在一个多月前的海战中稍微受到一些重炮打击就出现了动力损毁的问题,到现在都还躺在船坞里——当时轮机舱的结构装甲都没有被击穿,仅仅是一些剧烈的震动和应力伤害就让沙恩级的燃气轮机趴窝了,而选用了级联动力结构的军舰因为蒸汽锅炉被大量删减,想要临时靠锅炉提供更多的应急蒸汽自然会导致航速的大幅下降。在德国舰队整体占优的时候,这个缺点还不致命,但是在打一枪就跑的时候,这样的错误足以断送战舰。

  因为在“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诺”趴窝的时候,库尔特。雷福曼少将也是看了检修分析报告的,所以他现在很清楚在“斐迪南号”身上发生了什么。

  罪魁祸首是——维勒安部长在指导军舰动力结构改良的时候犯下的一个错误。在引入“燃气轮机/蒸汽轮机”级联动力输出系统时,维勒安只看到了这种结构对能量利用效率高、功率输出大、占用重量省(因为可以省去大量的燃油锅炉)的好处,似乎是百利而无一害,却忽视了一个时代性的瓶颈。

  那就是舰船的燃油供应商。

  在后世普遍出现使用燃气轮机动力的战舰后,军舰烧的都是船用柴油,至少也是进行过初步裂化或者降稠处理的重油,而不能使用蒸汽轮机战舰燃油锅炉所使用的那种重油。因为蒸汽轮机的重油是在锅炉燃烧腔内燃烧的,不会进入做功气体循环,因此不充分燃烧残余的粉尘、油污含量再高也没事。可是一旦把燃气轮机的轴流式压气腔当做锅炉一样给后段的蒸汽轮机供热的话,就会出现一个问题——重油燃烧后大量不充分燃烧残留的固体粉尘和油污在长时间使用后,会黏在对精度要求很高的压气机叶轮表面,让叶轮各向的配重发生不平衡,在高速转动中易发过热和过噪。

  这就是为什么二战的活塞发动机可以烧汽油,但是涡轮机出现后必须用高净度的航空煤油的原因,其实是一个道理。

  在之前的海试和低强度作战任务中,德国海军就发现“沙恩霍斯特级”每半年至少要把汽轮机叶轮重新报废换装一次,才能确保其稳定性。但是在战斗爆发后,往往连续数日的高强度航行加上一些外力打击的震动就能让这些精密的玩意儿趴窝。

  此时此刻,刚才法国人那几颗看似无伤大雅都打不穿动力舱装甲的穿甲弹,却震坏了“斐迪南号”那本来就失去平衡的燃气叶轮,一旦增大功率,主机就会烧毁。一味追求高科技真是害死人啊!

  “‘斐迪南号’发来信号,表示他们会引开英国人的援军的,让我们立刻撤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