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铁托之死-下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铁托之死-下

第(1/3)页

  普洛奇纳峰,迪纳拉山脉的最高峰,往东二十公里都是绵延下降的山坡,直到从山区中蜿蜒流出的内雷特瓦河边,就是铁托第4军的主要防区雅布拉尼察。过了河后,依然是一片耸峙的群峰,让人无路可绕。

  赫尔蒙德少将——也就是当年那个跟着维勒安部长一起去墨西哥打过米国人,又在阿尔卑斯山教训过意大利人的山地战军官,现在已经升任到了少将师长的位置,亲自率领当年一手带出来的精锐部队“欧根亲王师”——站在前沿观察所,观测着铁托的部队的防线。

  普通的线式防御,与纵深之间缺乏沟通,虽然不少借助山势地形的坚固火力点可以提高一定的防御效率,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缺乏弹性。

  但是因为这些地方本身地势非常险要,如果不惜代价固守的话,还是可以让德国人付出很大代价的。跟着维勒安部长混了多年的赫尔蒙德少将自然是学会了打仗不能光看战略战术,也要多多揣摩人心,所以他很诚恳地揣摩了一下铁托的心思,就想明白了对方的用意——很显然,铁托不在乎防线的纵深弹性,他也没打算在一条防线失守的时候让里面的士兵活着出来,他们只要层层死守,全部战死在防线中,给德国人制造最大的伤亡,让德国人感受到震慑,就足够了。

  “疯狂的斯拉夫人啊,”赫尔蒙德少将感慨了一句,“不过,他们好像完全没有防空力量?”

  “是的司令,他们没有任何防空力量——三个师加起来也许有三四十门37mm步兵炮和25mm机炮,但是都不是防空炮,就算要对空射击炮架也不合用,只能用山寨的土办法,灵活不足效果很差。”参谋长奥托。库姆看着敌军的资料,如数家珍地把对方的情报向师长通报道,“要不,我们出动直升机?”

  在另一个时空,奥托库姆这个1931年就加入奥地利国社档的老牌NC,会在1938年英夸脱把奥地利并入德国后成为欧根亲王山地师的首任师长,不过现在他就只能在他的解防者手下担任一个参谋长的职位了。

  奥托库姆指着远处的普洛奇纳峰示意着,今天早上的情报侦察显示敌人在顶峰上没有布置什么防御工事,也许铁托是害怕在德国人的空中打击中无谓地损失。在对方占据制空权的情况下,在顶峰上布置重兵防守是不明智的,他需要的是坑道和背坡。何况海拔2000多米的山区,等到德国人攻到半山腰了再把防守主力退缩到山顶也来得及。

  “不能用直升机!这次可不是比利牛斯的小规模作战,几万人的眼睛盯着呢,要是一用的话,我们拥有的秘密武器就全暴露在敌人的眼前了,只是为了解决区区一个塞尔维亚就暴露我们的秘密武器,给英国人和米国人、苏联人以仿制研发的时间的话,元首一定会枪毙你的。就凭铁托,他还不配。”

  更何况,档卫军是没有正规的空军部队的,传统的作战飞机都在戈林手里攥着,除非再和西班牙内战时候一样多费一番外交上的手脚,否则只怕难以把空军弄过来。

  因此,只能靠维勒安部长可以调动的那些飞行力量了,直升机是一个,另一个就是飞艇了。

  “明天起,出动50架中型飞艇对普洛奇纳峰防线和雅布拉尼察市区进行高空轰炸。”

  高空轰炸,一般可以达到7000~8000米的高度,在敌军完全没有战斗机和7英寸以上防空炮的时候,这就是一种屠杀,因为即使是40mm博福斯二磅炮,最大防空高度也只有5500码左右。如果飞艇采用悬停速度进行投弹的话,由于炸弹降落时没有初始水平速度分量,精度将会非常的高,就算由于风力的影响不如俯冲轰炸机,也会比高空水平轰炸机高许多倍。

  于是,按照计划的那样,在此后的三天里,德国人出动了50艘短程载弹量超过70吨的中型飞艇对铁托的防线进行了重点精确轰炸,并配合以炮兵部队的火力覆盖。

  这里是山地,德军最大只有少量105mm的火炮,其余大多是75mm的,而南斯拉夫人就连75mm的炮都不多。所以德国人那种一次可以装载300枚500磅航弹的飞艇给了塞尔维亚人非常大的震慑。他们的堑壕等野战工事在这种垂直打击下毫无用处,而大深度的坑道又非常缺乏,在三天的时间里,防守普洛奇纳峰和山腰突出部的两个旅连一个敌人的战果都没取得,就直接被德国人炸到了全军覆没,雅布拉尼察镇更是直接被夷为平地,一幢建筑物都没有剩下。

  三天的战斗中,南军7000人阵亡,6000余人重伤不治。防线变得岌岌可危,不过铁托好歹是找到了一些临时的应急措施——要求部队放弃一线的预设防线阵地,寻求伪装掩护,每支部队仅留下个别哨兵监视德国人地面部队的动向。德国人方面,虽然保持了罕见的零伤亡,但是弹药的消耗非常巨大——整整打出去了两万多吨炸弹和炮弹,快赶上另一个时空苏联人用炮弹堆出诺门坎了。

  当第四天清晨“欧根亲王山地师”的人马大模大样从普洛奇纳峰制高点上往下精确炮击的时候,塞尔维亚人终于彻底崩溃了——德国人的飞艇每天出动三波,白昼两拨,夜间一波,就在第三天晚上,德国人利用塞尔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